天天百科

马上就是“立冬” 冬季养生的五个注意事项 帮我们轻松度过寒冬

2014-09-13 分类:艾灸

2021年11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立冬,这是我国传统文化里一个重要的节气。而从养生来说,又是一年里最佳的进补时期。

什么是立冬?

从字面上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所以,立冬也就意味着冬季的来临。 而人们在千百年的养生实践中得出“立冬补冬”的经验。在立冬这天,根据地域风俗的不同采用各有特色的进步方式,更好地抵御寒冷的侵袭。

那么,立冬养生有哪些特点要掌握呢?

1、冬季养生,重在保护阳气:

中医认为冬季养藏,什么叫养藏?其实就是养护好阳气,避免外界的阴寒之气过度消耗体内的阳气。

因此,冬季养生宜多艾灸,起到益精养阴、消食化痰、养阴固精、健脾养胃、益气养阴等多重效果。

通过对个别经络腧穴的艾灸,起到调理全身阳气的作用。如关元穴的回阳救逆,百会穴的升阳举陷,阿是穴的消瘀散结、拔毒泻热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陈艾叶本身的性味特点,以及艾灸时产生温热,内外结合,最终起到巩固、振奋阳气的作用。

中医认为,立冬开始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动植物的物活动趋向休止,有的甚至进入冬眠状态以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就我们的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一种相对缓慢的水平。

因此我认为,冬季养生主要就是避寒就温、保护阳气,使得机体的阴阳保持平衡。

现代科学也认为,低温寒冷的冬季,是各种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关节问题的高发时期。

所以,我们注重冬季养生,强身健体的同时,更是在预防疾病发生,这就需要从饮食起居、身体精神等多个方面做好。

北方的人们,可以适当进食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药食,以抵御冷空气的侵袭。而南方的朋友进补则不宜过于燥热,最好以温补为主,同时少食生冷。

也可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和甘润生津之品,以及甜品、冰糖为宜。同时还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缺乏。

2、温补之前,先行“引补”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寒冷的天气会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加速分解,导致体内热量散失过多。

所以,冬季进补养生,应该以增加热量为主。如适当多吃狗肉、牛肉、羊肉、鸡肉、鹿肉、鱼虾、鹌鹑、鸽、海参、乳类、豆类、以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但需要提醒的是,进补之前最好能先做好“引补”,比如先健脾胃,让脾胃的消化能力得到振奋,进补的精微物质才能吸收更全面。

此外,冬天也可以多喝点热粥,如养心除烦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三两天之后再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方式进补,才是更有效的补冬方式。

3、咸黑入肾,补益阴血:

中医说冬季养藏,但从四时养生来说,冬季对应的脏腑是肾,五色中黑色入肾,五味中的咸味入肾,黑色而咸味大多有补益阴血等作用。

所以,为了做好“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立冬之后可适量多吃点咸味和黑色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桂圆、胡桃、核桃、栗子、木耳等。

此外还要要注意的是,冬季进补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质酌情进补,一个原则是“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耄耋重延”。

4、皮肤干燥要滋阴润肺

冬天虽然天气阴寒,但因为烤火等原因,相对又容易干燥,水分不足会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会觉得皮肤变紧发干,甚至出现肉眼不易看出的小裂口,甚至瘙痒,而且越是抓挠瘙痒越明显,皮肤也更干燥。

因此,冬天充分饮水也是必要的,每天大概饮水在2000毫升左右,还可以适当黑蛋蜂蜜水、果汁,茶水等等,尽量控制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洗脸、洗澡的水温不要太高,尽量少用去油脂能力太强、碱性太大的洗浴用品,选择一些软柔和的品类。

此外,每晚睡前按摩一会面部皮肤、肌肉,促进头面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提神醒脑。

5、冬季养生,着眼于“藏”:

立冬之后,体内的阳气也会内潜,脏腑机能相对减弱,人体的代谢也相对缓慢。

所以,我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闭藏规律。做到内经所说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

包括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同样也要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潜藏的阳气被打扰。

内经还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在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体内的阳气上升更顺利,人的头脑就会更清醒,反应也更灵敏。所以要尽量早睡、避免熬夜。

还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遇事三思,宠辱不惊。及时疏散心中的抑郁,保持心态平和。这些都是有助于“养藏”的。

总而言之,立冬之后的养生,进补是一方面,但如何进补又是一个更值得做好的方面。上述五点,希望能帮你轻松度过寒冬。

如果觉得《马上就是“立冬” 冬季养生的五个注意事项 帮我们轻松度过寒冬》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