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杨立艺|崇明人的传统养生之道(上)

2021-11-29 分类:养生资讯

作者:杨立艺 崇明城桥镇人, 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崇明文史研究会会员,著有教育文集《耕余集》,曾主编《海农文化》、《崇明航海文化》等乡土教材十余种,撰写过多篇崇明籍教育名人传记。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授权(微信:anxinlu)。

崇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长寿老人?为什么能成为长寿之岛?除了共同的长寿必须具备的条件之外,崇明还有那些独特的长寿因素?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探秘。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安定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崇明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长寿老人也越来越多。且看以下资料: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崇明最高年龄为97岁;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出现百岁老人2名。

1984年5月调查资料,县内有百岁以上老人8名 。

1995年初,崇明百岁老人12名,全都为女性,最高104岁。

1998年11月30日《东方城乡报》报道:崇明出现一对百岁夫妻。

2000年2月14日《东方城乡报》报道:崇明百岁寿星达45人,最高105周岁。

2005年2月2日《崇明报》报道,崇明平均200人中就有1人能活到90岁以上,百岁以上老人有七八十人之多,为上海各区县之最。

另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2019年崇明周百岁老人为131人,为历史最高水平。以崇明2019年户籍人口67.85万计算,每十万人中周百岁老人占比为19.3人,在全市处于中上水平,仅次于徐汇、黄浦、长宁。

上海市民政局于2018年10月公布当年度上海市百岁寿星排行榜,崇明建设镇107周岁的沈光远成为全上海“十大男寿星”之一,城桥镇109周岁的季林郎成为全上海的“十大女寿星”之一。全上海三对百岁夫妻中崇明也有其一,是城桥镇的周凤山和朱亚云夫妇。

至2019年,崇明全县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4.17万人,且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他们就是今后百岁老人庞大的“后备军”。

崇明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上海其他地区,而崇明人为何能长寿?随着崇明长寿岛的名声外传,这一现象引起了岛内外许多人的关注,研究报道文章不断问世,如解放日报、文汇报等记者采访记录崇明100位百岁老人生活的《瀛洲长寿之道》一书(201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崇明县经济促进会沈冠军主编的《崇明长寿之乡探索》(2016 文汇出版社出版)。本文想换个角度,对崇明人传统的养生方式作一初探,以供今人借鉴。

01 亲水择居 环境养生

崇明环江靠海,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1000—2000个,堪称天然大氧吧。阳光雨露,水清岸洁,让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身心愉悦。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条件,是崇明岛上居民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而世世代代的崇明先辈,在与江海潮水相处中,形成了充满智慧的水文化。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崇明人的祖先或驾船而来,或涉水上岸,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往往聚族而聚,同宅同姓,从最简单的洞舍、到芦席茅草屋,到砖制瓦房,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到了近代,崇明民居具有代表性的是四汀宅院。建造时,在四周先挖成“回”字形的宅沟,将挖出的泥土填高屋基,然后建房。四汀宅院大多坐北朝南,房屋呈方形布局,称“四厢屋”,或两进,或三进,中间留有空地称场心,周围植有大片榆树、柳树,枣树等象征吉利的树木,宅沟中养鱼养鸭,种菱种荷花,形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独特美景,是一宅人活动和劳作的公共空间。四汀头宅沟大多与附近的沟河水系相通,形成相对独立又开放的水系,是居民日常用水的主要来源。足够的水量和空间,能将生活产生的污染物及时净化,一般宅沟的水质经常保持在3——4类水之间。崇明四汀宅院因水而起,依水而筑,是江南水乡“亲水居”中的一类,又具有崇明本地的显著特点。这种民居样式在很多方面实现了人居与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乃至与社会结构和传统习俗的一致性。除宅沟之外,过去崇明老宅大多有井作为饮用水源,多数是泥井,有的还是砖井,上有井栏井盖,上口小,下身大,如酒瓶一般,往往数家合用,或合宅公用。

20世纪60年代,为了改善农村水质,生产队为每家挖了一口井,有的在院子里,有的在锅台旁,既方便又卫生。井水矿物质丰富,自地下深处渗出,清洁卫生,可直接饮用,且冬暖夏凉。特别是炎炎夏日,喝到口中,解渴极了;而到冬天提上来的井水还冒着热气,温和不冷。为了用水方便,每家还在河边架上木板或石板水桥,用于淘米、洗菜和洗衣服。这样既可方便日常生活,又可养鱼养虾,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断。

上世纪末居民点集中建房以后,崇明民居样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四汀宅院基本不存在了。现在的崇明农村人都集居于整齐划一的居民点,每户都接上了自来水,用水也比过去更加方便卫生,但周围的水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人还是喜欢用河水浇地,喜欢在河里捞鱼摸蟹;不少人家还特意在院子里挖一口井作为生活饮用水。正是因为有这样天然独特的水资源优势,环境更加舒适,空气尤为清新,所以崇明人依赖水,亲近水,更离不开水,对水怀有独特的感情。

《瀛洲长寿之道》一书中记述了住在建设镇的沈光远、黄雪松夫妇,这对年过百岁的夫妻二人携手走过了80载,成为崇明岛上唯一一对超过百岁的夫妻(后黄雪松已于2012年底去世)。沈光远至今健在,已107周岁,2019年被评为“上海十大寿星”之一。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沈光远说起长寿的秘诀,老人回答很简单:“岛上的环境好,空气新鲜,水又干净,生活质量就高了,当然就能长寿啰”。

02 膳食合理 饮食养生

随着养生理念的越来越流行,多种养生方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其中饮食养生是最为活跃的一种养生方式,通过调节科学饮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这方面流传着许多养生名言,如“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多吃蔬菜少吃肉、粗米淡饭能长寿”、“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等。其实崇明人很早就深得此道,他们善于利用本地的自然物产合理调节膳食为自身健康长寿奠定基础。

崇明人长期以来形成了饮食清淡的习惯,膳食以五谷杂粮为主,如红薯、南瓜、玉米、高粱、芋艿等。如红薯,崇明人称山芋,春末夏初栽培,到秋天成熟,历时近半年。红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素。红薯虽小,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养生保健作用却很大。入秋后红薯渐渐成熟,家家户户的房前、院子里到处都是,红薯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着吃,或者熬成红薯粥。到了冬天,为了便于保存,几乎每家都会把红薯切片晒干,过年的时候炒熟了当零食吃。由于生长在水洁、空气清新和优质肥沃的沙土中,所以崇明的红薯味道与其他地区的不一样,具有松脆甜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有的人家保存得好,到冬天切开来吃,其味道可与嫩梨媲美。而玉米同样是崇明人喜欢的主食。据史料记载种植玉米,在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已经栽种。玉米可谓是农家生活中的主要食量。玉米,亦称包谷、苞米、棒子,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崇明的玉米品种主要有小金黄、青鱼牙、阔班大金黄及糯性白玉米等多个种类,也是崇明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崇明的玉米吃法多样,有煮着吃玉米棒的,也有晒干磨成粉和在蒸好的米饭里吃。俗称玉米粞饭,开锅喷香,有嚼劲,至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崇明老话说的“玉米粞饭茄脚柄,越吃越得劲”,说明了崇明人对玉米的喜爱。据国外医学资料介绍,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癌症发病率普遍较低,可能是其中富含镁、硒元素等,抑制肿瘤的生长。特别是玉米中还含有较多的谷氨酸,谷氨酸有健脑作用,它能帮助和促进脑细胞进行呼吸,在生理活动过程中,能清除体内废物,帮助脑组织里氨的排除,故常食可健脑。营养学家一致公认,在人类所以的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难怪美国白宫营养师给总统奥巴马的每周食谱中安排有两顿玉米粥。或许正是崇明人喜欢吃这样的一些五谷杂粮,所以对于身体健康非常有利。如今,红薯、芋艿、玉米粞饭等已经成为崇明许多地方农家旅游饭店餐桌上的特色品种,深得游客的喜爱。

崇明土质肥沃,水质好,所以物产丰富。崇明甜芦粟(俗称芦)在海岛种植历史悠久,明正德年间编撰的《崇明县志》上就有记载。崇明甜芦粟茎青,汁多而甜,肉质松脆,久吃不厌。分为青壳、黄壳、黑穗、红穗和糖等近10种。甜芦粟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医学研究表明,常吃有降火清肺润肠等疗效。崇明岛土质为标准的夹沙黄,最适宜芦粟的生长,在每家每户的宅前屋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碧绿修长的甜芦粟。到了晚秋,水灵灵的甜芦粟从暑日上市直至冻前霜降为止,到农家随时可以享用。深秋以后人们就将吃不完的甜芦粟填在泥坑里,上面盖一层稻草和泥土,入冬后拿出来吃,照样碧绿生青,毫不走样,味道比新鲜的更加鲜洁爽口。

崇明特产极为丰富,白山羊、老毛蟹、花椰菜、白扁豆、香酥芋、刀鱼、金瓜等特产更是闻名遐迩。其中崇明老毛蟹和具有悠久酿造历史的崇明老白酒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家自酿老白酒是百分之百的米酒,清醇香郁营养丰富,岛上很多百岁寿星都有每天饮点自制米酒的习惯。正是这样的绿色环境形成了丰富、天然、鲜美的的物产,也使崇明人养成了菜肴以素食为主”和“鲜、粗、果、蔬、野、肉”的饮食结构,既保证了营养供给,从而更有利于健康养生。又有利于祛病延年,这样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也是形成崇明人长寿现象的重要原因。

03 劳逸结合 劳作养生

身体健康讲究的是动静结合、作息得当,只有劳逸结合,修养生息都有规律,才是真正的有益身心、长寿的法门。很多研究证明,适当的体力劳动能运动形体、流畅气血、锻炼筋骨,还可以促进饮食的消化,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营养和新陈代谢,增强神经、肌肉的弹性和张力,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其次,适当的体力劳动是防止早衰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例子说明,长期坚持锻炼和不锻炼的人在身体、精神和抗病能力上都大不相同。经常劳动的人,可增加肌肉的新陈代谢,减慢生理性萎缩,从而有效地防止或延迟关节僵直、骨质疏松等衰老现象的发生,为健康长寿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劳动,人们还可以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开启智慧。当付出的辛勤汗水变成累累果实时,更能使人心情舒畅,增加生活的情趣。热爱劳动的人,甚至把它作为一种享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写的即是这种心境。所以消除“现代闲逸病”的方法就是“勤”。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有言:“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自古以来,健康长寿大多属于劳动者,而贪图享乐、骄奢淫逸者反而短寿。对于老人来说,适当参加劳动也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当然,凡事都有一个度,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而体力逐渐衰减,要减少劳动强度,注意量力而行,劳逸结合,以“常欲小劳”,适可而止为宜。

崇明人素来具有勤劳朴实踏实苦干的优良传统。从肩挑手提的农耕时代,到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今天,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庄稼地里的农活似乎是永远干不完的。岛上菜地多,种蔬菜是需要苦心经营的细致活,一茬接一茬,下种、浇水、施肥、除虫、采摘、上市……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农民们这种顶风冒雨、精耕细致的劳作,首先当然是为了获得收成,满足生活来源。习惯以后,也并不感到特别劳累,反而培养了劳动的乐趣,养成了手脚闲不住的习惯,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利的。每当到了冬天,男人们集中在江海滩涂边,喊着劳动号子挑泥筑岸,脱了棉袄,头上还在冒热气;妇女们留守家中,手脚不停地纺纱织布。乡间有句俗话“一瓤棉花做到头”,即从擀棉花条做起,直到纺纱、浆纱,织布、做衣全套功夫,是考量一个女人能干会做、心灵手巧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到农忙季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家出动,白天割稻耕地,插秧除草;晚上打谷或拣棉花。崇明俗话有“手停脚不停”之说,形容一个人的勤快,不偷懒。如今在崇明的“江南三民文化村”,陈列了许多过去常用的水车、独轮车、手推磨、织布机;还有犁、锄、镰刀、铁锹等劳动工具,展现了农耕社会崇明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现在虽然已经逐渐告别了这样的肩挑背扛的农作时代,但世代养成的勤劳习惯,在新一代崇明人身上发扬转化成一种闯荡开拓的精神,走出海岛就业和创业成为他们的追求。而老一辈的崇明人在自家的责任田和自留地里,仍然把农作物拾掇得丰盛繁茂。有人作过统计:在今天的崇明百岁老人中,终生从事体力劳动的占了95%以上。他(她)们普遍从青少年起就参加劳动,老年以后仍然沿袭了以往的生活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到老,干到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他们把劳动当作是生活的需要和人生的另一种幸福,享受充实的晚年生活,

闲不住的百岁老人

据《瀛洲长寿之道》记述:1911年出生的庙镇百岁老人姜纪英和大多数老人一样,一辈子在岛上生活,18岁就下地务农,养家糊口。嫁人以后,和丈夫一起耕种了十几亩田地,上了年纪后,劳动仍然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的女儿说,自己的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七八十岁的时候还和他们一起到田间劳动,插秧割草施肥样样都做,后来下不了地了,就在家里做饭,70多岁还骑着自行车上镇卖蔬菜,骑车技术不比年轻人差。现在政府给每位百岁老人安排了家政服务人员每天上门洗衣服,老太偏不领情,坚持要自己洗。还经常把屋前屋后的杂草拔得干干净净。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动动好,筋骨舒服。”老人还养成了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7点睡觉,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保证了她良好的精神状态。她不会看钟,但会看太阳,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看着日头安排自家的生活”,一天到晚自会安排得井井有条。兴致好的时候,还约上几个老姐妹一起打打当地流行的长牌,在嘻嘻哈哈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另一位住在庙镇的102岁高龄的龚宝清老人虽然身躯瘦弱,背驼得厉害 ,却精神矍铄,视力好,耳朵灵,生活基本自理。老人有一双骨节粗大的手,那是老人一生勤于劳作的见证。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老人思路清晰:“21岁出嫁,一辈子种田,操持家务-----”。辛勤劳碌了一生的龚宝清按理说应该享清福了,但儿媳和邻居都说:老人非常勤劳,一刻也闲不住,80岁还下田干活,除了做些零碎家务,还接纱头,打毛线,拣毛豆,看到门口有垃圾就要马上扫掉。平日生活非常有规律,早上6点起床,晚上6点关门睡觉。有时无聊了,就自己寻找一些乐趣——打牌。坐在客堂间,把崇明当地常玩的长牌一张张摊开,玩接龙,或者一个人扮几个人,整个下午就在自得中过去了。

从这些百岁老人的养生经验可以看出:劳逸结合确实能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实现健康长寿。(未完待续)心语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 END -

如果觉得《杨立艺|崇明人的传统养生之道(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