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杨立艺|崇明人的传统养生之道(下)

2021-12-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8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作者:杨立艺 崇明城桥镇人, 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崇明文史研究会会员,著有教育文集《耕余集》,曾主编《海农文化》、《崇明航海文化》等乡土教材十余种,撰写过多篇崇明籍教育名人传记。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授权(微信:anxinlu)。

04 遵循节律 顺时养生

宇宙间天体的运行,地球上季节的更替,潮汐涨落、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活动规律,按照一定的节奏循环不已,周而复始,就像“时钟”一样,科学家们把生物的这种规律成为“生物钟”。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保持自身内部状态的稳定,就受着“生物钟”的控制。生物学家认为,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具有周期变化的规律,人的生理节律、心理和体力的变化以及寿命的长短等等,都与“生物钟”有关。崇明人过去文化大多不高,虽然不能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这些,但长辈的教导、生活的经验告诉他们:规律的生活、规律的作息,能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1、作息规律

古人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作息有一定常规,生活有一定规律,这也是《黄帝内经》揭示古代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古代养生家早就认识到作息与健康长寿有密切的关系。在作息方面,人的生活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律,睡眠不足,饮食无定时,身心就会处于紧张状态,机体的适应能力就可能受到破坏,引起功能失调,甚至引起某些应激性的反应和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患等。尤其是睡眠,如果长期缺乏,就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古人早就认识到了睡眠对身体的重要性,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崇明民间有养生谚语云:“一夜勿睏,十夜勿醒”。“吃一夜不如睏一夜”,充分认识到遵循节律,充足睡眠的重要性。而现代都市人在生活习惯上最严重的通病恰恰就是日夜颠倒,睡眠不足,因此睡觉与起床都要科学把握时间。考察崇明的百岁老人们无一例外地一辈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非常有规律的生活,按时进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无疑具有良好的作用。

《瀛洲长寿之道》中记述了一位住在建设镇富安村的百岁老人吴珍宝,老人家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6点起床,做完简单的自创体操后,坚持每天走上200米左右的路;午饭之后素爱干净的她会自己打热水洗脸泡脚,然后睡上一个舒服的午觉;晚上8点不到就关灯睡觉。孙媳向记者介绍说:“不要看老人年纪过百,她还能下地干活,身体硬朗。晚上睡觉,她都是自己跑到二楼去睡觉,根本不用我们扶她。说起来让人不相信——她还能穿针引线缝衣服。连续五六年了,她都没伤风咳嗽过,这一点我们年轻人都比不过老人家!”

家住陈家镇的百岁老人管迷郎的生活看似平淡,却格外有规律:天蒙蒙亮即起床,一日三餐,吃素为主,在家摸摸索索做些家务,午饭后还会睡上两个小时。起来后晒晒太阳,或者和邻居拉拉家常,一到7点准保睡觉。特别的是,老人多年来每天都会在午睡前和晚上洗两次热水脚,说是“泡一泡脚,睡起来更香”。

2、顺时调摄

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之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崇明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崇明人懂得遵循顺时养生的法则。

俗话说:春捂秋冻。崇明的百岁老人大都遵循这传统的养生理念。即立春之后,天气虽然转暖,但清明节前气温变化无常,特别是早晚气温较低,如果马上卸掉冬装,很容易生病着凉,所以崇明的长寿老人在清明节前都还穿着冬天的衣裳,过了清明节才逐渐减少衣服,让身体适应外界变化

而在夏天,气候炎热,可以通过出汗,把人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这是机体通过大自然来调整状态,所以崇明人相信:“大热天必须要出两身黄汗”。如果夏天总是待在空调房中,处于关闭状态,阳气不能向外发散,汗液不能排出,体内毒素滞留,人就会生病。崇明的老人夏季多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消暑,你经常会看到老人们手摇蒲扇,三五成群地坐在大树荫下或竹园里乘凉。即使进入空调间里也要穿着长衣长裤,以保持体温,避免着凉。

崇明庙镇合中村的百岁老人林梅郎上了年纪后渐渐调整以往的生活习惯。她的卧室既不装空调也不装电扇,即使夏天连续40℃的高温天里,虽然她也会出一点微汗,但蒲扇摇摇照样安然度夏,她说“心定自然凉”。她相当注意冷热调节,床边仅仅备着一台直径只有10多厘米的迷你小电扇,而且只用它吹吹脸,到睡觉前就关上它。临近入秋,老人就把夏天睡的竹席换成了草席,并且在上午、下午不同时段,都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因此她很少伤风感冒,人过百岁依然健朗。

3、早中晚养生

崇明人懂得:一年四季与一天各个时段的与人的生命都有相通之处,总的原则就是顺应天时,天人合一。就拿一天来说,早中晚养生有不同。早间养生重在“练”。上了年纪的人,早晨一般在太阳初升时起床为宜。尽量养成起床后及时大小便的习惯,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的污浊空气尽快排出去。

午间养生重在“休”。老辈人都懂得:午间不管多么忙,都要“眯一歇”,稍微打个盹儿也好。午睡有助于提高大脑效率,增强注意力,还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

晚间养生重在“松”。晚间是一天中最富余暇的时间,应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晚餐不宜吃得过于丰盛,应尽量减少一些油腻的食物,来点粗粮更有益健康。餐桌上不要讲不愉快的话题,以免影响进餐情绪。之后,可以到外面散散步,或是到邻居家扯扯家常,或者从事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临睡前一定要热水泡个脚,睡得好是晚间保健的重点,对健康至关重要。

05 人际和睦 修德养生

谈及长寿的环境因素,往往不可忽略的是其人文环境,它为长寿老人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什么是人文环境呢?人文环境是以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物质设施为载体,以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环境。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政府管理水平和该地居民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法制观念等综合素质,是一个地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状况的综合体现。

1、家庭和睦

老年人尤其需要一个宁静、和睦、舒适的家庭环境,家庭和睦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现代医学表明,家庭和睦使人精神愉快,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在我国的许多长寿之乡都有着悠久的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和社会风气,子孙对长辈的孝敬是老人得以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

崇明有着独特的人文底蕴,崇明人心态平和、勤劳俭朴、乐善好施。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崇明素有敬老爱老,关爱寿星的风俗,尊老、敬老、爱老在全县蔚然成风。早在明万历三十二年,崇明知县张世臣就写过《尊敬长上议》和《孝顺父母议》,在全县提倡尊老爱老。清代康熙年间的提督刘兆麒,赠“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儿孙绕膝”对联,表彰县治之西的吴姓一对年近百岁老夫妇(男的99岁,女的97岁)。近年来崇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每年召开敬老日庆祝大会,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开展“孝亲敬老”和“爱心助老”活动的评比表彰活动,在全县营造尊老敬老的浓郁氛围。谁家有百岁老人是令人羡慕的事情,因为家有长寿老人不但意味着家族有长寿基因,而且离不开小辈尽孝、家庭和睦。许多百岁老人与儿子女儿、养子养女、孙子孙女共同生活,多数四世同堂,甚至有五世同堂的情况。长寿老人每天与子女聚在一起吃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气氛和谐温馨,享受着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内心感到幸福和快乐。堡镇百岁老人陆中导长寿就得益于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老人无亲生子女,只有一个养女陆利珍,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如今,老人已是五世同堂,过着平凡而又快乐的日子,安享晚年。老人一生脾气好,心态好,身体也健朗。问及其长寿是否以补品养生时,孙儿们笑着摇摇头:“爷爷前几年都一直以粗粮为主食,自打今年起才改吃一些较为软的饭或者粥,并不怎么吃补品。”

邻居们都说,陆家伯伯真是好福气,儿女孙辈待他比亲生的还要好。一大家子人始终和和睦睦,互相关照。“我们一直一起吃饭,大锅饭菜,香!感觉好!”孙子自豪地告诉邻居:“爷爷以前和别人说笑,我们家人多,就算杀了头牛也吃得完。”子孙团结,家庭平安,自然就不会给老人带来额外的思想负担。曾孙子每次从上海回来,自家的房间门都还没进,就先奔向太爷爷屋看望老人,送上滋补品。

2、邻里和谐

邻里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良好的邻里关系,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极为有利。俗话说“邻舍好,赛金宝”,邻里相居,近在咫尺,如果对一些小事不妥善处理,容易伤及和气。“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语在大城市中可能不复存在,而在崇明农村却始终一如既往,家家户户大门敞开,随时随地可以互相串门,有啥事情一喊就听见,一家有事大家来帮忙,人际关系其乐融融。

获得上海 “十大女寿星”称号的季林郎,出生于1909年7月,已111周岁,是崇明最长寿的老人,一生务农,生有9个儿女,目前生活起居主要有小儿子和儿媳妇照顾。据儿女反映:老人目前身体状况还好,平时胃口不错,主要吃素,很少吃药,逢到天气好的时候,还要儿女推着她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和邻居唠叨几句,她把和她一起晒太阳的八九十岁的老人叫做“老姊妹”,人家拉着她的手对着她耳朵说:“老阿姐,你还要有得活下去了。”她咧开嘴笑了:“好,好,大家都这样,”这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老寿星之季林郎和儿孙合影

3、修身养心

自古以来,高尚的道德就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精神内涵。我国古代的医学家一再强调养生必须与养德结合。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仁者寿”的主张。唐代著名医药家孙思邈认为:任何养生莫过于修身养性,他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延寿”。他把修德积善作为养生的根本。(孙思邈活了101岁,为古代稀有)(清)石成金也明确提出:“惟善可以养性,惟善可以延寿命,避夭折。”由此可见,历代先贤从来都把修德养性作为传统养生范畴,至今值得推崇。

唐代名医孙思邈

笔者曾看到一个国外资料:巴西某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经过10年对长寿老人研究发现,大凡长寿者,其90%左右都是德高望重者——与我国古代修德养生的理论不谋而合。

为什么修德养生对人体有如此神奇的医疗养生功效呢?老辈崇明人也许理论上说不清,但生活经验让他们懂得:修修德,做做好事,对他人、对自己、对子孙后代都是有利的。所谓“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惊心”,自己“心头无事实笃笃”,自然能心康体健,延年益寿。

城桥镇长兴村曾经有位百岁老人沈学英,被周围的人称作“活菩萨”。老人从学校退休整整半个世纪了,她的同事依旧念念不忘:“她是个真正的好人,始终为老师着想,让老师能更安心地上课教书。”当年沈学英担任学校炊事员,完成分内工作后,利用校内的几块边角料土地种植各种蔬菜,大大节省了学校和老师们的开销,食堂里吃不完,还分给老师带回家。这一种,就种到了退休。除了种菜,当年沈学英还主动承担起为教师送信的任务。学校距离镇上的邮局有近3公里的路,沈学英无论刮风下雨总会及时将信寄出。街坊邻居也对其好心肠记忆犹新。家住隔壁的黄大婶动情地表示:“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是60年代,大家穷,我公公过世,多亏她借给我10元钱,我才烧成几桌豆腐饭办好丧事。这个人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村里有人吵架了,她上去劝一句,“大家都让脱点算了,没意思的。”别人要和她吵,也吵不起来,因为她根本就不计较的,她是阿弥陀佛人。

好心肠带来的豁达心态,虽然一辈子粗茶淡饭,老人却健健康康地度过了百年岁月。

老姐妹说说心里话

崇明自有史以来,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由于受自然环境、生产条件的制约,崇明人以土地、江河为生存的主要依赖,自给自足;以血缘、乡亲为主要的交往圈子,安土重迁。千百年来,在不断垦拓耕作、建设家园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表现在健康养生、追求生命长寿方面,也形成自己独特的方式——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是符合人类健康长寿规律的。心语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 END -

如果觉得《杨立艺|崇明人的传统养生之道(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