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百家讲坛丨一个成语读懂养生

2021-12-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主讲人:济南市新阳光国医馆执业中医师、医学博士 颜纯淳

说起养生大家都不陌生,越来越多人在关注养生,对养生也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养生就是进补,老觉得自己哪里虚了,需要补一补;有人认为养生就是要有好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有事没事多锻炼身体,吃点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有人觉得有病吃药就好了,没有病就不用管,没必要养生;更有新一代养生人群崇尚“蹦迪带护膝,啤酒加枸杞”的养生方法。到底哪个对呢?众说纷纭。

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可乐加党参,红牛板蓝根……

如果有一个成语可以帮助您解答什么是养生?您愿意读一读不?这个成语来自于最早记载“养生”一词的《庄子·内篇·养生主》,它就是“庖丁解牛”。

养生的道理就起源于庖丁解牛,明白这个成语,我们就能读懂养生。这个故事有两个人物,一个是庖丁,庖是厨师的简称,丁是姓。另一个人物是文惠君,也就是当时的一个国王。所以庖丁在当时也是个御膳房的厨师,他杀牛的技术特别好,甚至可以和歌伴舞相媲美,文惠君听说后,也专门过来观赏。只见庖丁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的声音,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让人叹为观止。文惠君也是个追星迷,看完庖丁宰牛的表演后,追着庖丁赞美道:“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我学宰牛已经很多年了。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关注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现在宰牛的时候,把刀当作我身体的延伸,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与肉之间,筋与骨间,骨与骨之间,脏与腑之间的缝隙使刀,全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来开展的。所以我宰牛的速度很快,因为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刀刃却并不厚,我可以用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在其中运转就有余地了。这就叫游刃有余。刀从来没有和牛身体里像骨头等硬的东西相碰撞,也正因为如此我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一般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较差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我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所以每回宰完了牛,我都很得意的把我的刀搽拭干净,挂在腰上,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

文惠君听的很仔细,甚至入了迷。过了好一会,他才发出感叹,说了一句话:“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说到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懂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从而从中学会养生之道呢?给大家一点时间思考一下。

庖丁的刀为什么用了十九年还像刚刚磨出来的一样锋利?为什么有的厨师需要一年换一把刀,甚至有的需要一个月换一把?这个问题其实就像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能活到一百多岁,有的人能活八十来岁,有的人甚至还没到五十就去世了?原因有很多,最关键还是在于你怎么保养刀,或者说怎么保养身体。庖丁帮助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游刃有余,寻找骨骼肌肉间的缝隙。刀的寿命和人的寿命是一样的。庖丁怎么保养和使用他的刀,咱们就怎么保养和使用自己的身体。如果你能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来起居饮食,不和自然社会对着干,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长期熬夜,不胡吃海塞,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保持好的生活习惯,自然能活的更长寿。

通过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把刀的寿命和人的寿命相对应,我们会发现养生和处事最重要的就是八个字: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中国人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要等待合适的机会,要有合适的环境,还要跟合适的人一起合作,这样这个事才能成。中国人养生其实也一样,那就是:注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依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身体条件,做合适的选择。

济南市新阳光国医馆咨询电话:0531-69901688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如果觉得《中医百家讲坛丨一个成语读懂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