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冬季 养生 重点在“藏”

2021-12-20 分类:养生资讯

最强寒潮来袭,全国多地开启下雪模式。2021年是“双拉尼娜年”。冬天的到来,寒气会越来越重,阳气内藏,按照中医理论来解释寒气属阴,寒邪称为“阴邪”,阴邪易伤阳气,进入冬季后,自然界的阳气相对偏弱(冬季阳气收藏),加之天气的转寒更容易伤及阳气,阳气不足,不能运转推动气血的运行,从而使全身怕冷,尤其是四肢末梢、手脚冰凉,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寒凉的季节容易导致周身血管痉挛,供血不足,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就是冬季为什么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增多的原因。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天三个月,天地之气渐渐收敛,整个大自然阳气藏于下,而阴气弥漫于天地之间。冬季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万物都处于潜藏的状态,人也要相应减少活动,这是适应节令的养藏行为。所以,冬季养生要适应气候的变化,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要使精、气、神都深藏于内,避寒取暖,养肾保精,才能以康体迎接春天的问候。

所以,"冬藏"是顺应四季规律的传统养生论,冬天务必保养好自己的精气,精气内存,才能身体健康,颐养天年。冬季养生应以"藏"为要务。

那么,冬藏到底藏什么?怎么藏?

01.藏能量

俗话说得好:“冬季补一补,来春打老虎”,我国历来有“补冬”的说法。饮食上,冬季应少食咸和生冷,多吃点苦味食物,并以清淡温和且能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食补要注重因人而异,适可而止,通常健康人食补应注意均衡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低脂肪的食物为佳,如羊肉、龙眼、大枣等,还应多喝热汤,以滋补脏腑,增进食欲,祛寒保暖。

02.藏身体

中医认为,冬天应祛寒保暖,护藏阳气,尤其要护好以下关键部位。

1.足

每日热水泡脚20分钟,可以有效疏通足部经脉。

2.颈

围一条适合的围巾,即可避免着凉。

3.腹

日常要注重腹部保暖,晚上睡觉也要盖好被子,不要露出腹部,否则受凉轻则腹泻腹痛,重则引起肠炎。

冬季调养有哪些?

1.冬季情志调养

精神宜保持宁静安稳、含蓄内敛,及时调摄不良情绪,预防季节性情感失调。

2.冬季饮食调养

宜适量温阳进补,同时兼顾养阴,减咸增苦。可适当增加动物类食物,避免过食大辛大热之品,并结合不同体质进行食物选择。

冬季适宜食物:

3.冬季起居调养

◎ 宜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

◎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低温时长时间进行室外劳作。

◎ 保持室内环境温暖,但不宜过热,或与外界气温相差太大。

◎ 避免冷风直吹,多晒太阳,衣着以暖软为主。

◎ 宜克制欲望, 减少性生活。

4.冬季运动调养

晨练宜在日出之后进行,锻炼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运动量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度,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预防感冒。

避免极端天气下的室外锻炼,冰雪天气谨防滑倒摔伤。

5.冬季药物调养

冬季药物调养以进补为主,可适当服用药食同源补品以滋阴助阳。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膏方进行个性化膏方调养。

6.冬季适宜技术保健

冬季宜进行艾灸和足浴,可在足三里、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肾俞等穴位进行艾柱间接灸或艾条温和灸,操作时注意避风保暖,避免过热烫伤。可根据体质选择适宜的中药包进行足浴保健。

7.冬病夏治与冬病调治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常在夏季选用三伏敷贴进行治疗;而针对肺气不足、卫外不固、肾阳虚衰等易患感冒人群,可在冬季进行三九敷贴治疗。

冬季锻炼四不宜

1.不宜用嘴呼吸

冬天雾气重,空气中会有很多的粉尘,用口呼吸会让病菌直接进入肺部,而鼻腔能过滤清洁空气,所以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好习惯。

2.不宜突然进行

冬季锻炼要慢慢适应,不能突然开始,否则对人体的消耗会较大,容易出现疲劳和受伤的情况,在每次锻炼前都要先做准备活动。

3.不宜空腹进行锻炼

人在清晨时血糖往往偏低,心脏功能处于较弱的状态,空腹锻炼会使因低血糖和心脏疾病而猝死的可能性增加。

4.不宜忽视保暖

很多人认为锻练就不怕冷,这是错误的。锻炼时要慢慢减衣,身体微热后减最好,锻炼一结束,就要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

如果觉得《冬季 养生 重点在“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