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如何“养”?分三个方面做好

2022-01-07 分类:养生资讯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如何“养”?分三个方面做好。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阐述四时养生的经典文章。开创性地提出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换养生调理的方式。现在正当春季,我们就来好好体味一下其中“春季养生”的精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三月,是指农历一年中的前面三个月,也就是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季节。

春季来临之前是冬天,每年的冬至时节,是一年里阳气最弱的时刻,阴气最盛。但从阴阳的消长规律来说,重阴必阳,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冬至一阳生”。当阴气最盛的时刻,阳气就偷偷地发芽了(少阳),就像触底反弹的情况一样。

之后,阳气逐步强盛。白天时间也逐渐加长,直到夏至是一年里白天最长的一天。

每年的立春时节,由于阳气逐渐旺盛,气候逐渐变暖,但还是会有冷空气的到来。所以,这时候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明显,但变暖的趋势是不错的。

所以,干枯的草木逐渐染绿,“草色遥看近却无”,光滑的柳枝凸起了叶苞,黑褐色的树木老枝上也冒出了新绿,这就是发陈。陈年的植物随着阳气的旺盛开始萌芽、发生。

再之后,白天越来越长,天高云淡,候鸟返回,燕子呢喃,大地染绿,桃、杏、梨花次第而放,这不就是“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么?

除了天地之外,三才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万物之灵——人。人在春天会有什么反应呢?

中医讲天人相应,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的阳气变化而变化。立春之后,人体的阳气也逐渐旺盛。动物在春天常常发情求偶,人在春天也会出现情绪变化,比如容易激动、有一些莫名的烦躁等等。

一些阳气亏虚的老年人,如果能平安度过严冬,春暖花开后阳气旺盛,身体状况会趋于好转,甚至豁然痊愈。

当然,阳气逐渐旺盛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一些精神焦躁在春天是出现比较多的。

还有,春风一动,血压也常会有点升高。当然,这大多属于阳气亢奋之类。要么心火旺,要么肝火旺,要么心肝都有火。这时候的调理,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都是比较合适的。

春天有一个最明显的感觉,可能就是容易上火。为什么春天容易上火?有人认为春天气候比较干燥,所以容易上火。

其实,春天的容易上火,还是与外界的阳气升发有关。阳气亏虚的人,在春天得到自然界的阳气之助,逐渐感到轻松;

阳气亢盛之人,一到春天就更容易亢阳成火;阴阳平衡的人,春天因为情绪上的急躁、缺水等原因,也有可能上火。比如口舌生疮、口唇的疱疹、眼睛红涩等等。

那么,春天应该如何调理自己的身体与心神呢?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这里的“夜卧早起”应该理解为夜晚要好好睡觉,好好休息。早晨要日出而作,不要睡懒觉。

早起当然是为了锻炼身体,也就是“广步于庭”。什么是被发?被发就是披发。连头发都要松开,更勿论其它四肢躯体了。

所以,春季养生,早起后要充分放松身心,放下一切杂念,没有任何羁束地活动身体,这就是 “以使志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这三句话讲的是一个意思。就是要适应春天阳气萌动、渐长的规律,让阳气顺其自然地逐渐旺盛。

同时,肝气通于春天,春天是肝气旺的时候。如果违背了规律,阳气不能逐渐旺盛,就有可能伤及阳气,到了夏天就会出现阳气不足之寒证。彼时,机体也没有足够的阳气,无法满足夏季“长”的需求。

所以,春天的养生,始终要呵护渐渐旺盛的阳气,使少阳之气得以稳步增长。只有这样,人体才能健康。同时要注意运动锻炼,身心放松,才能让肝木之气条达舒展,阳气升发自然。这就是《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季养生之道。

如果觉得《《黄帝内经》:春季养生如何“养”?分三个方面做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