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其实,养生法,是以一种情志去调正另一种越出人体自调能力的情志

2022-01-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今天,来与大家来聊一聊养生方面的相关知识。神志失调,其主要表现是五种情志(指:喜怒悲恐思)超越常态。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情志与互脏有关,它们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五志之火”,因七情而起,郁而成痰,故为癫病狂之证,宜以人事制之。”在民间常有这样的事发生,因某种原因,两人犯口角之争,甚至刻薄言词相辱以致相互欧打,持理一方,有理能辩,怒气冲天,情志久久难以平复。这时,好心若出面劝解,劝解无效,就会说“你哭哭,消消”,这种以哭消气的方法是因为怒由肝生,肝属木;

哭是患的表现,悲由肺生,肺属金;以悲胜怒是以金克木,这样就收到了以悲治怒之效,平衡了人体阴阳,平复了情志对心身的不良影响。古人依此创“以情治情养生法”。以情治情养生法是以一种情志去调正另一种越出人体自调能力的情志,其方法是;“怒伤于肝者,以悲胜之(金克木),以恐解之(水生木);喜伤于心者,以恐胜之(水克火),以怒解之(木生火);以伤于肺者,以喜胜之(火克金);以思解之(土生金);思伤于脾者,以怒胜之(木克土),以喜解之(火生土);恐伤于肾者,以思胜之(土克水),以悲解之(金生水)。

以悲制怒为例。怒由肝生,怒伤肝;悲由肺生,悲伤肺;以气学说解释“怒则气上,悲则气消”。大怒之后,用大悲(哭)之法,就可使“怒而气上”之弊改变为“悲而气消”之势。气上之后,用恐时之法,使之气乱,亦可解“气上”之难。这就是上边阐述的怒时以悲胜之,以恐解之的道理。其他四种情志与此同理。

人们常说“劝人难劝心”,是由于人的隐性情志或七情生发后已经超越机体自身调节的限度而不能自治的结果。《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也,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看来,“劝人难劝心”这一现实是“主”(心)不明的原因。故情志疏导养生法主张用疏导的方式攻破患者固有的病态心理的逻辑防线,道德防线与思维防线,建立起自我调制和情志矫正的“心力”。这种方法对隐性精神伤残和七情伤人形成的神志失调,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所谓隐性精神伤残,是人的内在情志发生了变化,包括:自卑、羞愧、迷信、胆小、怯弱、妄自尊大、多疑、悔恨、嫉妒、小气、消沉、孤僻、厌世等。引起的原因与先天气质有关,更与后天的某种难以弥补的缺陷,差异,境遇,受伤害,以及环境影响等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有生理缺陷的人,常有自卑感;受过严重挫折和打击的人,有的会产生隐性消沉,绝望,甚至自杀的念头;胆小者,有的见到血或听到怪声,就心慌、紧张、难受;有的专听专信一个人的嘱时,甚至达到“神化”的地步,是神志迷信的表现;有的人一见到别人成功或获得某种机遇,就异常嫉妒,怀恨;还有的人对某种明知不对但又不去克制的习惯(如:酗酒、嗜烟、赌博等)采取放任的态度,也属内在精神受伤。

对于上述种种异常情志,可用精神疏导养生法矫正。其方法有:1,语言诱导法语言诱导法,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语言交流,了解和消除患者的神志失调状态。交谈中,要推心置腹,要热情、真诚、庄重严肃,这样患者易将隐衷告之,抓住时机,席交谈,有时矛盾顿解,患者笑逐颜开,这次交谈就算成功。反之,便为失败。倘若失败,可总结经验再谈,直至解开思想“疙瘩”。家庭是惜志失调者最好的避风港。

最后,在正常情况下,情志失调多是失意或欲望难以获得满足和情志严重受挫造成的,这时若患者能与家人或知音一叙苦衷,情志失调的劫难就会延缓发生或避免发生。故,人生应广交朋友和长期的保持家庭和睦,以防止情志失调时找不到避风港之弊。2,顺情法顺情法,是一种顺患者的心意进行调正,以消除内心的情志失调的方法。“顺气为药”,自古有之。如:“昔昊中一人,为人所欺,郁而成疾,百药不愈,将死。欺人者闻之,深感内疚,翌日登门,自责其罪,病者即愈”。这就是用顺情法达到却病养生的例证。

如果觉得《其实,养生法,是以一种情志去调正另一种越出人体自调能力的情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