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生:乾隆皇帝在承德都吃什么灵丹妙药了,活到了89岁高寿

2022-01-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9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乾隆皇帝与八珍糕

孔令春

乾隆皇帝(1711~1799年)享年89岁,是自秦朝到清末265位皇帝中最高寿的一位,当称帝王寿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皇帝83 岁寿辰,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参加了他的寿宴后,在日记中写道:“观其风神,年鱼八十三,望之如六十诉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饮食之际,秩序规划,极其严肃,殊堪惊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一)

乾隆皇帝能老而弥健,靠的是养生之术——他后来告诉其大臣的“十六字诀”,即:“吐纳肺腑,强筋壮骨,适时进补,十常四勿”。而所谓“适时进补”,强调的是药补和食补相结合,尤其注重食补。“八珍糕”因其“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屡有奇效”,最受乾隆皇帝喜欢。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皇帝第31次出塞巡幸热河,期间驻跸避暑山庄、巡幸木兰共计116天。在这116天里,乾隆皇帝每天都是吃两顿饭,即辰初用早膳,未正用晚膳。也就是说,每天7点40分前后吃早饭,下午2点到3点之间吃晚饭。

《乾隆四十年哨鹿膳底档》中,没有关于乾隆皇帝饮酒的记载,但从六月十三日(7月10日)开始,直到九月二十二日(10月16日)至,共96天,每天早膳后熬茶(饮茶)的时候,都要用三到四块“八珍糕”。有史料载,从这一年开始,乾隆皇帝每天都要用“八珍糕”。

“八珍糕”的配方,是乾隆皇帝亲自开的。六月十二日(7月9日)这天,太监胡世杰传皇帝谕旨:“叫你们做八珍糕所用之物:

人参二钱,茯苓二两,山药二两,扁豆二两,薏米二两炒,芡实二两,建莲二两肉,粳米面四两,糯米面四两,共为极细面加白糖八两和均蒸糕,俱系药房碾面。碾得面时,总管萧云鹏、张顺,太监胡世杰,药房首领田福,堂官陈世管看着蒸糕,蒸得时,晾凉了,每日随着熬茶时送。”

这道谕旨,乾隆皇帝不仅开出了“八珍糕”的配方,教给了做法,还指定御膳房总管和药房首领作为监督“看着”。

“八珍糕”的组成,均为药食同源之品。对于脾虚、气虚之人食用有明显的效果。此方中的人参补脾阳;白术、山药、莲子健脾益气,白扁豆有补脾效果,但同时兼具一定的止泻之效,如果没有腹泻,可以去掉白扁豆。薏米祛湿健脾、茯苓祛三焦之湿,补脾。芡实收敛、补脾又补肾。

此后,乾隆皇帝每天都把“八珍糕”作为早膳后熬茶时的“茶伴侣”,“尤常服之”,直至终老,所以乾隆皇帝脾胃一直很好,也是乾隆皇帝长寿的重要原因。

(二)

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一书,对耄耋之年的乾隆皇帝健康状况记载道:1790年钱德明神父曾这样描绘这位八十岁的老人:“他步伐稳健,声音洪亮,看书、写字眼不花,就是耳朵有些聋。”

乾隆六十年(1795年),奉荷兰国王之命充德胜副使、出使北京、曾觐见高宗的范罢览则肯定地说:“他已具备了老年人的一切特征,眼睛常流眼泪,抬眼皮有困难,面颊松弛并耷拉下来。”

相差五年时间,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语。这段时间的中间,老皇帝是否显得老态龙钟了呢?大使(指英使马戛尔尼)不这样认为。赫脱南说他只有“六十来岁,动作敏捷”,“风度翩翩”。温德也肯定他的脸上“没有一点老年的痕迹”,总是笑眯眯的,“看上去不超过六十岁”。马戛尔尼也认为他只有六十来岁。两人都认为他的健康要归功于有规律的生活方式——黎明前起床,太阳落山就睡觉。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乾隆皇帝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乾隆“八珍糕”的主要效能是什么?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长期服用有什么益处?从组方上分析,当时乾隆皇帝的体质如何?

河北省优秀中医人才、承德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张学红大夫的回答是:

从组方上看,八珍糕的主要功效是补益脾肾,养心益智,收涩固精,扶正祛邪。治疗作用是纳差便溏,多汗乏力,气短久咳,心悸失眠,声低懒言,面色晄白,四肢不温,形体羸瘦。八珍糕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精气神”三个方面, 即:益精,预防老年性阳痿;益气,增强正气对抗病邪;益神,增强记忆力。

从药物组成来看,有以下不适的人群宜食八珍糕:面色苍白(不红润),食欲略差,经常腹泻,吃东西没味、多汗,经常咳嗽、失眠、心悸(可以理解为心律失常)、气短懒言,经常没劲。根据中药药理来推测,适应人群为先天脾胃虚弱,自幼患肺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青年之后思虑过度伤精伤血,老年时候还注重性生活。按照八珍糕药物作用来看,有治疗心律失常的可能。

(三)

七月二十二日,乾隆皇帝熬茶时,总管萧云鹏奏道:“八珍糕进完。”乾隆皇帝谕旨道:“前方合配做,再加白糖二两。”就是说,六月十三日早膳饮茶时开始服用“八珍糕”,到了七月二十二日,首次制作的已经用完,制作第二批“八珍糕”的时候,在保持原组方不变的情况下,乾隆皇帝让增加了二两白糖。

对此,张学红大夫解释说,增加“八珍糕”的甜度,说明乾隆皇帝口淡无味,是个吃东西没味的人。另外中医认为甘入脾经,脾虚的人喜食甘。乾隆皇帝脾胃虚弱,吃肉消化不良,会腹胀腹泻,恶心欲吐。汗多,腹泻,经常遗精滑精(芡实是收涩敛精精),人参补气,可治老年人功能性阳痿。

通过和张学红大夫针对“八珍糕”的组方进行深入了解,根据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乾隆皇帝是:身体瘦,脸色白,说话声低,走几步就咳嗽喘,经常皱眉,手脚冰凉。从医学角度分析,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是情绪器官,胃不好的人都轻微焦虑,所以他经常高兴不起来、愁眉苦脸。

当谈到为什么乾隆皇帝如此的身体状况,还会活到八十九岁的时候,大夫说道:“乾隆皇帝胃不好,但他能很自律地控制饮食。活动量小,消耗少,吃得就少,也是长寿的一个主要原因。”

“八珍糕”就是创制于明代的“八仙糕”。“八仙糕”的配方最早出现在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1555~1636年)的《外科正宗》中。主要组分是:人参、茯苓、莲子、薏苡仁、山药等八种中药。这个配方是陈实功的家传秘方。文献载,这个配方对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易吐易泻,有良好疗效。“八仙糕”制成条糕状,每日清晨服用数条,坚持百日即可渐觉体健,久服养脾胃,壮元阳,轻身耐老。

据陈可冀主编的《清宫医案集成》载,乾隆四十年(1775年)左右,太医院的御医将陈氏八仙糕增减药味,调整分量,制成清廷特有的糕剂,呈送给皇帝服用,从而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据清廷脉案及《用药底簿》,乾隆皇帝一直到八十余岁,尤常服之,清宫配方档上评价说:“‘八仙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加上它色、香、味俱胜,类似点心小食,既可治病,又可健身,因此,清宫中历朝,上起八个皇帝后妃,下至诸班宫女太监,老幼竞相服食,视为补益增寿灵丹。

乾隆皇帝是在早膳后熬茶时进“八珍糕”的,那么,乾隆皇帝用的是什么茶呢?

乾隆下江南巡幸杭州,到狮子峰湖公庙饮茶,并将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的西湖龙井。西湖龙井茶为乾隆皇帝的最爱。据《清稗类抄》“高宗饮龙井新茶”条:“杭州龙井新茶,初以采自谷雨前者为黄,后则于清明前采者入贡,为头纲。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瀹[yuè]之,微有香,而未能辨其味也。高宗命制三清茶,以梅花、佛手、松子瀹茶,有诗记之。茶宴日即赐此茶,茶碗亦摹御制诗于上。宴毕,诸臣怀之以归。”

这里虽然没有明确地说乾隆皇帝“早膳后熬茶时”饮用的是西湖龙井,但也道出西湖龙井茶是乾隆皇帝的最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觉得《养生:乾隆皇帝在承德都吃什么灵丹妙药了,活到了89岁高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