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又一保健品“神话”破灭,年卖50亿背后,广告支出却高达150亿?

2022-02-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0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今年以来突然掀起了直播带货的热潮,在原本直播的基础上,与电商相结合,造就了今年这一大火的行业。正是因为这行赚钱十分容易,一时之间也吸引了不少网红、明星包括企业家加入。然而要说带货这行,就不得不提一位“传奇人物”了。这位老太太虽然已经进入花甲之年,不过却常常会出现在老百姓视野中。

不经常看电视的人应该不太了解,不过对于家里喜欢看电视的老年人来说,她的存在还是非常“神奇”的。这位老太太神奇之处在于,不管你得了什么疾病,包括哮喘、风湿病,她全都可以给你“根治”。更令人惊讶的是,就连那种瘫痪在床的病人,在她的治疗下都能够站立起来行走。

这样的“把戏”对于年轻人来说自然是不会上当受骗的,然而对于很少接触外界事物的老年人来说,被骗的还真不少。不少人可能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她,就想着换个台就行了,谁知道怎么换都会看到这位老太太,她就是被称为“神医”的刘洪滨。

有些网友会戏称她为“著名表演专家”,专门治疗那种有钱没地方花的人。在演技这方面,甚至能赶超不少流量明星。多年以来她的套路一直都没变过,那就是在电视上推销自己“包治百病的神药”,然后让吃过这一“神药”的患者表述自己的感受,主持人会借此机会推销。然后热线电话还会有免费的名额来吸引广大消费者,相同的套路一直在电视上出演,然而被骗的老年人却不在少数。

之前市场对于她的描述也神乎其神,有着“北大专家”、“养生保健专家”、“风湿病专家”以及“祖传老中医”等各种头衔,乍一听似乎真的是位“神医”,然而所谓的神医却一直在忙着“卖假药”。有业内人士将她推销的产品进行了查验,其中部分广告已经被相关部门通报处罚了。这样低劣的医药广告,还能够明目张胆的“骗人”,背后的原因也是值得深思的。

通过公开资料可以发现,这位刘洪滨专家节目中涉及到的药品、保健品以及食品等,都时不时会登上黑榜。后来经过查验才发现,这位神医的真正身份其实是一名演员。节目上所谓的专家也只是在打造人设,其中售卖的不少神药都只是“假药”,购买过这些产品的消费者自然也被蒙在鼓里。

有数据显示,除了这位假神医之外,还有另外3个神医,并称为国内虚假医药广告圈的“四大神医”。仅仅通过一档虚假广告节目,药品销售收入就达到80亿之高,可见被骗的消费者人数有多少。除此之外这些药品中也存在混淆宣传的情况,将保健品宣传成药品的效果。除了相关部门查处之外,电视台也被处罚过。

当然在国家对于这些虚假宣传打击力度加强的背景下,不少电视台都删除了相关信息。然而“神医”的手段也在进步,既然电视上行不通,那就开始售卖“网店版”。其实这和国内不少保健品出现的“骗局”如出一辙,不管是欺骗众多老人的莎普爱思,还是鸿茅药酒,这些在市场十分出名的保健品,最终都是消费者在为巨额广告“买单”。

至于这些究竟属于药品还是保健品,内行也直接揭露了实情。鸿茅药酒年卖50亿,一年的广告费用却高达150亿,从一个接近破产的小厂,到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鸿茅药酒靠的就是在广告这方面的投入。从鸿茅药酒在市场出现以来,就受到了不小的争议。背后的公司在经历了多次重组后,最终落在了鲍洪升的手中。

在医药保健品营销这方面小有成就的他,自然熟知保健品背后的“套路”。通过“洗脑”的广告语,加上在电视台轮番轰炸,鸿茅药酒一时之间受到了广泛关注。众所周知酒喝多了并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将酒贴上了“养生”的标签之后,意义就完全改变了。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鸿茅药酒的广告费用在2016年排名第一,达到惊人的150亿。事实上不管是药品还是保健品在广告这方面狂砸资金,已经是屡试不爽的套路了。在这方面其实医药类广告的费用也一直居高不下,早在2017年的时候国内药品和健康产品的广告成本就处于高位了。

“不可一世”的鸿茅药酒之所以会跌落神坛,归根结底还是背后的虚假宣传。从鸿茅药酒的配方来看,157公斤的基酒中号称有67味中药,但其实除了白酒红糖之外,其他药材的剂量基本在15g左右。要知道157公斤的酒中药材含量仅15g,能够起到的效果也就不用多说了。最关键的是,每157公斤酒中加了30公斤的糖,然而这一品牌却宣称能够治疗糖尿病。

在媒体的曝光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消费者终于认清这一品牌,也明白了这一产品其实大部分药效都是“吹嘘”出来的。既然在市场已经没有了需求,会销声匿迹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当然鸿茅药酒的情况并非一例,近些年来保健品打着“能治病”的噱头,吸引广大消费者购买已经成为了常见手段。而这样的广告不仅欺骗了不少老人,就连不少年轻人也会上当受骗。认为这样的产品买了送给父母有好处,实际上一些产品的成分还会引起副作用,稍有不当对于身体也会造成损害。对于消费者来说,市面上各类保健品、药品层出不穷,想要媒体一个个曝光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平时在购买保健品或者药品时就要注意,不要被商家宣传的功效忽悠。指望保健品达到药品的功效很显然是不实际的,在购买时不要一味被广告吸引。越是舍得在广告上砸钱的保健品,实际功效就越有可能微乎其微。

参考来源:

央视网新闻《批评如潮,鸿茅药酒何以引发众怒?》

如果觉得《又一保健品“神话”破灭,年卖50亿背后,广告支出却高达150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