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自然无为,以和为本——老子的养生哲学

2022-02-15 分类:养生资讯

老子的《道德经》告诉我们,天道的本性在于自然无为,以和为本。因此,道法自然,人道也应自然无为,以和为本。人道无非就是关乎天人关系问题,个人身心问题,以及人与人相处问题三个方面。其中天人问题即人类与自然万物如何相处的问题,人与人相处的问题其实就是说人类这个大家族如何共生共存的问题。

首先,就天人关系而言,既然万物同源,人作为万物之中的一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利,与万物是相互平等共生的关系。所以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五章)

“法”即是效法、法则。“仁”,《说文》曰“亲也”。凡有所亲,必有所疏。人与天地万物一样,同样效法于自然之道,以道为生存的根本法则。道待万物也是一视同仁,没有亲疏之分,没有偏爱之私。人“法”天地之道,就应该尊道贵德,以和为本。老子说: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阳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憂(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隘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郭店楚简本)

人作为道生德养之一物,理应尊道贵德。尊道贵德就是要以道之德为我之德。道之德以和为本,和乃是恒常之德,即“常德”,所以人修身养性也当以和为本,知常德守常德,这才叫明达。反之,如果内心动气不和,则会阻碍生命的正常发展,甚至毁坏生命的正常存在秩序,这就叫“不道”,即无道。守常德之人,如具有淳朴之心的婴儿,身体健康,富有至和之气,以至外力不会伤害他,内心也不会自我伤害。反之,身心不和,使气动气,争强好胜,则远离正道,自寻灭亡。老子还说: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帛书老子校注》第十章)

修德之人,运行阴柔之气而处世,恒守真常之道;至柔至和,如同婴儿无知无欲而能全其天性;守静处下,如同雌性不争强好胜;大智若愚,通达事理而内敛守朴;心如明镜,时时拂拭而不染纤尘。老子又说: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第五十二章)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

虚静“无为”,才能“见小”而“明”,“守柔”而“强”。“道”至精至微,所以“见小”即是悟“道”明达。“柔”是道的特性,是德之表现。“守柔”即是尊道修德,与德相合才是真正的强大。具体说来,就是要排除感官见闻,去除心智欲念,弱化意志锐气,消解个人杂念。这样,人的思想就会如光束相合而其中的尘埃相互混同,恍恍惚惚,窈窈冥冥,这就是和光同尘。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越来越关心养生。我们要知道,身心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因此,养生不仅是养身,还要养心。养心就要领悟人生之道,尊道贵德,和光同尘,自然无为,以和为本。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乌蒙山化宇山人

如果觉得《自然无为,以和为本——老子的养生哲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