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这些“养生建议”不仅不养身,还害人?

2022-03-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6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养生以不伤为本”,

每个人都因为想健康长寿而去养生,

但盲目养生等于养病!

很多时候,

根据听来的“养生建议”养生,

不辨真假,

结果不仅不能延寿,

反而可能会损害健康!

关于吃的误区

趁热吃对肠胃更好?

在吃喝的问题上,

很多人认为吃热的、喝热的

有助于保护肠胃。

这是对的吗?

答案当然是——错!

研究表明:自吞咽食物开始,至食物蠕动进入胃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钟。

如果把超过65℃的热食吞下去,这就意味着,每吃一口,食道便要经历一次9秒钟被烫的梦魇。

此外,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

其实不仅是热食,热饮、热水如果温度过高,同样会伤害食道!

医生有建议

食道一个非常柔嫩的器官,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吃过烫食物,温度都尽量控制在65℃以下,所有的食物都请尽量晾一会儿再吃哦!

多吃碱性食物

有益健康?

“酸性体质容易得癌症!”

“碱性饮食有益健康!”

这些说法你听过没有?

这个理论的创始人是来自于美国的罗伯特·杨。据悉,2002年他一口气写了4本书推广酸碱体质的概念,并先后出版了《酸碱奇迹》系列丛书。

“酸碱体质理论”骗局真正被揭穿,是因为美国一位癌症患者被这套说法忽悠,放弃了正规的化疗,最终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Ⅳ期。而所谓的酸碱疗法,竟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

结果,罗伯特·杨因此被告上法庭,被判决缴纳1.0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而且他当庭承认酸碱理论就是骗局!

粗粮好,可多吃?

对于经常吃细粮的我们,

每天吃一些粗粮确实对健康有益,

能够补充VB和膳食纤维。

吃多了粗粮并不好

一味多吃粗粮,可能会妨碍消化、影响吸收。尤其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的能力下降,吃的太多了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

医生有建议:

如果要吃粗粮,可参照以下三个建议:

①没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每天可以吃50-100克粗粮。

②要粗粮混搭,如三米粥(大米糙米小米)、杂粮窝头(小麦玉米红薯)等。搭配点易消化的细粮,有利于快速补充能量。

③可以煮饭、煮粥、粉碎成颗粒或粉末,对于老人来说,粗杂粮松软一些易消化。

进补多吃补品补药?

如今长寿的老人比过去增加,

但健康的老人却在减少。

很多人觉得“保健品”有病能防病,

没病也能保健,

所以平常都会买

各种各样的保健品

来送长辈、送自己,

以此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但其实乱吃保健品

也会吃出病哦!

很多人吃了大量补药,非但没有达到养神健体的目的,反而导致脉搏又沉又紧,气血不流通,甚至还有人吃补药加速了癌症的恶化。

有些子女为孝顺长辈,给患了癌症的父母买人参和黄芪补身体,结果非但没有养好身体,还加速了癌症转移。

其实人到中年,不应该吃补药而应该注意均衡营养。因为补药补品会给人身体带来过多负担,对气血有伤害。

实践证明

很多长寿的人基本都不会乱吃补药。平时就吃好三顿饭,从不乱吃,结果身体越来越好!

关于喝的误区

每天喝足“八杯水”?

若要问平均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会是:

八杯水(大约2.5L)。

医生甲:其实除了正常饮水,每日我们还会从食物中摄取了大量的水,所以对于一般人而言,不需要刻意喝8杯。

医生乙:喝水量是和气候、运动强度、自身体质相关的。如果温度越高、运动越多,喝水也就需要增加。

如何判断自己的饮水量足够了?

不要盲目把自己的饮水量框定在“8杯”。如果想要知道自己饮水量够不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上厕所时留意一下自己的小便。

如果尿液浅黄、清澈、量足,表明体内可能并不缺水;反之,则需要及时补水。

喝浓茶能醒酒?

有人觉得浓茶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茶中的茶多酚还能起到

保护肝脏的作用。

殊不知浓茶不但不能解酒,茶中的茶多酚反而会加重醉酒。

因为茶碱的强利尿功能,会使未来得及氧化的酒精过早进入肾脏,在酒精和茶碱的双重作用下反而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解酒药、咖啡等也同样不存在解酒的功效。专家表示,真正有效的解酒药其实并不存在,酒还是少喝或者不喝为好!

中药没有副作用?

平时生活中,

当我们身边人生病时,

总有些人推荐去吃点中药,

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案例分析

《光明日报》曾报道了一个“乱用中药导致肝衰竭”的案例。

一位医生曾接诊过一位患肝衰竭的中年女性患者,原因是之前因为头发白的问题,一直都在用首乌来黑发。

救治成功后,病人还一脸无辜地说,首乌算什么药啊。

所以,

“中药没有副作用”的观念得改改了。

中药也是药,

用前一定要请教医生!

关于运动的误区

每天1万步,

活过100岁?

似乎不少人都在

坚持着一个信念——

走得越多就会越健康。

医生甲:过量运动会造成慢性关节损伤,对肌肉、骨骼等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医生乙: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当然,具体步数也还是得因人而异!

医生丁:

走路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一分钟要达到130步,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

达到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样坚持半年,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

而且走路要解放双手,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如锻炼脊椎的10点10分法、倒走法等等。

喜爱晨练,

追求早?

很多人起得比较早,喜欢出去晨练。但其实于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弛状态,很难一下子提到较高的水平,这时锻炼容易摔伤、碰伤、扭伤身体。

而且,清晨时血压也处于一天当中的峰值,这个时候锻炼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医生告诉你

有晨练习惯的老人,等太阳出来后,大约9点到10点再去活动才是最明智的。

因为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即便是森林,空气质量也较差。

而且多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成和吸收。

关于血管的误区

血管“垃圾”不清

成血栓?

路人甲:“血管里面有垃圾,如果不清理,这些垃圾会慢慢蓄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百病缠身。”

这种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甚至有些人还亲自试过。

但是可别犯傻了,

这完全是错误的!

医生告诉你:血管里根本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人体正常的“代谢废物”。正常情况下,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的排泄器官,最终排出体外。

我们平时适当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

换季输液通血管,能安全过冬?

路人乙:“换季了,又该输输液、通血管了。”

每到换季,

都有一大批老年人奔医院,

靠输液通血管。

其实这种方法不仅没有用,

搞不好还“要人命”!

“输液通血管”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对脑卒中后每年定期输液和不输液进行的科学的临床对比研究。

输液反而可能引起心衰、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诱发或加重疾病。

这些坑人的“养生建议”,

如果误听误信,

真的害人!

以后可别再跟着做了!

如果觉得《这些“养生建议”不仅不养身,还害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