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老年人养生,应“做好”5件事,很多人表示深有体会,不妨了解下

2022-03-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以上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而由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

这就意味着在2年之后,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将突破2个亿,相当于美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需要养老,我国将真正的步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其他国家要显得尤为突出,需要引起每个人的重视。

老年人养生,应“做好”5件事:

首先是饮食均衡

在人体健康的“四大基石”中,世界卫生组织把合理膳食摆在首位。

人体所需的“7大”营养素,共同作用维持人体健康。其中“三大”营养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所以比较受重视。而对于膳食纤维,矿物质与维生素等,容易被忽略,尤其是膳食纤维。

因此,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同时,建议人们每天应保持300——500克的新鲜蔬菜,300克左右的新鲜水果摄入。

其次是合理的运动锻炼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代谢与排泄功能,同时可以保持机体的敏捷。所以被誉为是最好的“抗衰老药”。然而运动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合理。

建议:老年人需要合理的参加运动锻炼,或者是合理的体力劳动,同时又要避免身体过度的疲劳。

第三是良好的睡眠习惯

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高质量的睡眠是最好的“补品”,老年人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建议:每晚在9—10点之间入睡,晚上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也不要超过10小时为宜。”

与此同时,白天保持合理的运动锻炼或体力劳动,晚餐不要吃太饱,睡前泡脚、听轻音乐、按摩、喝杯热牛奶、不要看激情的视频,做剧烈的运动,避免情绪激动等,均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第四是乐观的心态

人老之后,社交圈子缩小,加上一些老年伙伴的离去,给老年人造成很大的阴影。

人老之后,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农村的留守老人。

建议:老年人要多参加些积极的社交活动,多与人交流,多与家人相处。条件好的可以多旅游,也可以结伴与运动锻炼等,有助于保持心态的平衡,有益身心健康。

最后是优越的生活条件

常言道:“穷人难长寿”,不如老年人之后,优越的生活条件,一来可以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还有余力去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做些慈善。

若老年生活还很拮据,还需要为生活而焦头烂额,生病了还要顾及钱的问题不想去医院,更谈不上定期的体检或者是养生,身体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更让人担忧

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国家是日本,平均寿命为83.6岁,同时也是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到27%,大约有三千多万;人口老龄化问题排在第二的是意大利,第三是德国。

而我国人均寿命为76.7,排在第53位;而人口老龄化排在第10位,仅次于俄罗斯,这说明我国的人口正在加速的老去。

然而,像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确实比我们严重,但是别人是富裕了、老了,老来可以衣食无忧。

而我们是未富先老,老了还需要为衣食而奔波。

在我国,很多人在步入中老年之后才开始买房,为了孩子娶媳妇用。我见过很多60多岁的老人还需要为孩子供房。

在本该休养生息,颐养天年的年龄里,依然劳苦奔波,舍不得花钱去体检,更谈不上谈养生。

所以此提醒更多的年轻人,当我们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定要努力,老来才能衣食无忧。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也不要有过多的“功利心”。身体好也不要太拼了。身体健康,生活可以自理,可以给子女们减轻不少压力。身体健康,比啥都强。

如果觉得《老年人养生,应“做好”5件事,很多人表示深有体会,不妨了解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