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AI+中医”瞄准远程健康监测

2022-03-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四大法门。在大众眼中,其中以切(把脉)最为神秘。有经验的医生在病人手腕上一搭,片刻即完成了病情诊断。但依靠经验学的中医脉诊,其准确性历来又备受质疑。在互联网+AI时代,脉象能否像心跳血压一样实施远程监测并提示健康风险?已经有企业在尝试。记者从常州金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近期美国心脏协会将一项国际最佳论文奖颁发给了电子把脉技术,这也是首次颁发给与中医有关的学术论文。

金姆健康的脉诊仪,主要利用了台湾中山大学物理系创系主任王唯工教授提出的气血共振理论——采用共振谐波原理。与市面上的多数产品主要采纳现代医学盛行的血液流体力学观点不同,共振理论认为,血液循环中最为重要的是“血管压力波位能(势能)的共振与传输现象”,而这正是中医传统辩证理论的基础。

金姆健康总经理李云介绍,早在1989年,王唯工教授就在美国心脏学会发表论文,证明身体任何部位的脉象都可以及时地反映全身任何状况的改变。到目前,整个研发团队围绕脉象的科学研究,已经累计发表力学、生物物理学、器械等领域140多篇SCI论文。

李云介绍,今年8月,美国心脏协会把保罗·达德利·怀特奖,颁给了金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表彰金姆用中医理论和高新技术服务心脏病患者的努力,这也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和中医有关的学术论文,该论文提到利用电子把脉的讯息,可以精准预测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金姆科技利用电子把脉观察停经对女性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一文,也引起美国心脏协会的重视并进行了专题报道。“脉搏波能看到其他监测技术看不到的信息,能够更好地预测心脏病。”

据悉,目前金姆健康与多家公司正在开展合作,为C端用户进行健康诊断和分析并提供调理建议。“我们的脉诊仪可以帮助用户进行体质辨识,并通过独特算法,对心、肝、肾、脾、肺、胃、胆、膀胱等经络的强弱进行解读,根据个人情况给出调理及治疗建议。”李云介绍,C端应用最多的场景是一些中医馆和养生馆,也在尝试进入药店渠道。但金姆目前主要商业化场景在为B端用户提供核心算法,如与惊帆科技、360老人手表等合作,在可穿戴设备上搭载相关服务。

有中医界人士表示,培养中医的周期漫长,脉诊仪等人工智能+中医算法的出现,对于中医现代化不失为一条可探索的路径。但无论是脉象解读还是治疗建议,都离不开专业医生的指导,未来这些科技产品仍需要与医生紧密结合,而讲究辩证施治因人而异的中医,要接受上述产品仍需时日。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如果觉得《“AI+中医”瞄准远程健康监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