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书信马拉松|回揭阳白塔养生与古文化的信

2022-03-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来源: |中医普及学堂 ID:yipuxuetang」

中医普及学堂每天5点与您准时相约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回揭阳白塔养生与古文化的信:

张彬乃好学者,登顶大嶂,车游天堂,问道鸿图,赤足登顶凤髻,山亭、乐轩,每一次艰难而又充满挑战的学堂之文旅,张彬都极力争取加入,甚至大嶂山、天堂山之旅,张彬都心诚意笃,捐资捐物,带头前行!

张彬感到早起鸟儿有虫吃,因为早起更容易遇到机遇。早起乃人生第一大美好品质,但它前提是必须要早睡,如果没有早睡的早起叫折腾;同时我们赤足登山,全程不惧沙石割脚,因为我们不觉得是在忍受,我们是在乐受。有棱角的鹅卵石在河中会被磨平棱角,而锋利的宝剑在磨石上却会被磨得更锋利,因此赤足能将我们精气神磨得锐利,所以我们乐受。每次有一些重要决定,我都选择登山,登山以后胸襟博大、气象宽阔、气质坚韧,于下决定极为有利。所以我认为新时代的教育除了增加田园劳动外,登山之道不可少。

田园之气平和,山川之气凛冽!

我国青少年要从登山中获取勇气,我不建议大面积推广游泳,但我建议多登山,古圣先贤讲:欺山莫欺水。同时我们古往今来无论哪个朝代的名工、名将乃至统帅都是好大美山河,都有壮游天下,参访八方的梦,都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的境界跟气质主要靠读的书跟行的路来陶冶。

如果大境界,那就要看登的山,那些名士深知这个道理,就会去朝山,而且把朝山变成习惯。登山从孔夫子开始就已经响彻了历史,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李白把登山发挥成诗仙;

徐霞客把登山变成旅圣;

陆羽把登山变成了茶圣;

李时珍把登山变成药王;

我们伟大的主席把登山变成了解放新中国。

每个学子都应该了解自己家乡的名山,再不然就是自己省市的高峰。有个词语形容行业的巅峰,叫登峰造极,这个成语也就告诉我们要去高峰,要去登顶。极就是顶,叫顶级。

常人登山,那是一副装备;

我们登山,那是赤诚一片。

常人登山,以风景为导向;

我们登山,以磨砺为指挥。

常人登山,是一时心血来潮;

我们登山是家常便饭、习惯使然。是爱好广阔,乐受磨砺!

有人说上下折腾不辛苦。其实当一件事情成为习惯后,就没所谓苦不苦、累不累。人生有时候经过大苦累,反而平常不累。像我的学生来时唉声叹气,通过负重挑担、朝霞淬炼、风雨洗礼后气势暴涨,一卸下负重,身轻如燕,觉得生活真叫轻松。

有句《增广贤文》叫:登得崎岖路,便是坦荡途。

小孩子意志脆弱,容易得抑郁症、自闭症,两个字“登山”。我认为没有登山解决不了的情志病,如果说有,那是你登的山不够。因为古人讲过山居可以疗愈身心。古代文人抑郁一般不会选择自杀,也没有当今想不开的概率高,原因就是他们有三大去处:一是山林田园,二是寺庙清修,三是江湖浪迹。

所以国家大量地退耕还林,不伤山林、制造森林小镇使当地氧气充足,把森林大山之路修好,就是最大的养生壮举。像我在大夫山,那里人的幸福指数在广州绝对是排前的,因为那里有一个大夫山森林公园,我在那里赤脚跑了两年,上余师那去读书时还恋恋不舍。所见笑口常开者多!

我还在当地的横江村开了家小书店,至今村民都津津乐道,我们朝起早,五点多就跑进大夫山背泉水,保安都认得我们。我背的那个泉水有两处:一处龙泉,一处马泉。龙泉整条路都比较平坦,我们是负重赤脚,发自内心地想呼啸,浑身有用不完的干劲,这就是接地气。

我体会到不登山,其志不韧;不赤脚,其气不沉,此二言唯我独创,至今以后有人言者,大多是宗我也。因为我翻阅历代典籍,专门弘赤脚负重的真的很少。我们自中学时代,喜赤足宿舍、操场徒步,大学时更赤足于白云、丹霞罗浮等广东四大名山间!

在登山过程中,我们登的是谨慎、登的是气力、登的是体魄。当今孩子的诸多障碍,几次登山可以迅速洗礼化解,所以古代的最顶级书院无不建在山中,比如岳麓书院、象山书院、白鹿洞书院。那时的校长不叫校长,叫山长,所以真的大学校园建要建在大山大脉跟平原交界之处。

后枕群山峻岭,代表虎背熊腰;

前临川原献瑞,代表胸宽如海。

而且学生要常年以登山登峰为体育训练之课,并且下山时要像朱买臣砍柴那样,背柴草下来专门用于煮热水洗澡跟饮用。即便是太阳能跟煤气便利普及,基本的体能训练仍然不可以缺乏。就像我们都可以以车代步了,军训为什么还要长跑?因为体能的训练关乎一个人的意志精神。

我在2014年间入山,便坚持体为本,智为用,仁为心!据说将来国家把体育与语数英一同等分数看待!

大势所趋!壮体才有好人生!

多少才思敏捷的人是死在体能耗尽与情怀抑郁上。假如他有坚强的体魄、深层的呼吸、打赤脚的习惯,谁还会想不开?没有人会想不开。所以跟我爬山得到的是小利益了,认知到爬山有莫大好处,虽然我们素未谋面,而知即行,闻即动,这样坚持爬山并且写登山日记的人应该是从我身上得最多,应该是被启发最大的人。

这封书信里头,张彬的文辞看得出来他也是一个极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所以对择日、地理、医道、节气都极感兴趣。其实每一样文化,都有它璀璨的一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语文,语文育人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是长久的。

国家主张多背古诗词,我们响应,五年前就已经开始百篇古文背诵,日日讲,天天讲,金句治心更没有离开过。从金宝第一天在桥下为我录制《每日一学草药》时,我们就已经开始金句治心、背诵对联、背诵古往今来格言警句。

背诵的好处是什么?首先声音大,人胆子变大,然后联句大多优美,人的审美提高;联句里头含载了美妙的知识真理,人的思想境界也在提高,所以第一政治教育不在政治书,而在语文,在古往今来的金句,在这些《群书治要》、《汉书》、《史记》等千古名文中!

学好语文要看读写作讲,五者不可缺一。看就是大量的阅读、读就是大声地读诵、写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相信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作就是要给老师,给恩师,给最好的朋友,给父母写信,我们一生都没有给这些长者写信,我觉得这是傲慢。

写信是问道,是联络感情,是求学上进,信都写不出来的人,他的谦虚能到哪去?写不出千古名文,也要写出虔诚的问道之信。

最后就是要讲,演讲乃是人所有能力的聚焦,世界人才无一不上讲台。我的大师姐能上讲台、能拿笔写书就是被余浩老师逼出来的,余浩老师当时讲一句话:你们只知道跟、只知道学,把东西带回家,你们不写出来、不讲出来交给后面的人,以后就别来学了。一句话,就把大师姐逼成三部书的作者,逼成一个能带徒的中医,逼成一个享有声望的年轻中医。

所以说苟有志,何必到老。年少中医照样可以成才,关键是看读写作讲,五者的训练要成为习惯,至于其他可以成才,关键是我们要像连续剧那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远相续。像祠堂里头祝福要绳绳继继,子子孙孙,绳绳继继就是精神不能间断,子子孙孙就是传法传道要广远。

向使我们绳绳继继于文化医道,必定子子孙孙广受泽披,那样望重古今,名动四海也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了。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更多腾讯视频搜索

“中医普及学堂”

精彩音频点击

↓↓↓

如果觉得《书信马拉松|回揭阳白塔养生与古文化的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