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今日秋分丨 昼夜均分寒暑两半 说习俗话养生品读古诗

2022-03-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导语:北京时间9月23日4时2分将迎来农历24节气中的“秋分”,昼夜在春分之后又一次平分。秋分时节,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秋分物候】

秋分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把光芒和温暖平均分配给南北两半球。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物候。图自新华网

秋分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秋分习俗】

秋分习俗各地皆不同,小编选取了以下几个较有代表性的习俗。

资料图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由于月宫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的传统。

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试验。

吃秋菜

岭南地区,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一种野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在南方,则流行吃“桂花鸭”,用普通的盐水鸭,以桂花卤入味。“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上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

送秋牛图

秋分时分便会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养生】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保健专家建议,此时节,为防着凉感冒,公众要注意饮食调理,加强自我保健,及时添加秋衣。

饮食进补温和清润

入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起来,很多人容易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干咳、手足心热,或是大便干结等症状。“润其燥”是秋分养生的重中之重。

饮食上,建议,多喝水,吃清润、温和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此外,要注意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起居调养方面,建议应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早卧、早起”。秋季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中午最好睡“子午觉”,可以保持精力充沛,减轻“秋乏”。

此外要随着气温的降低及时添加衣服,尤其是老人、孩子和体质虚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在运动时也要防止受凉感冒。“秋冻”也要适度。

适量运动,轻松平缓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秋分读诗

古人每逢秋至,多以诗文表达思想情感的变化起伏。秋分这个节气,也多次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

比如这首《和侃法师三绝诗二》,“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诗人是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的诗人庾信。

唐朝贾岛有首《夜喜贺兰三见访》,也提到秋分夜的情境。“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隐居山野的诗人所见到的秋分风景是风吹云散,皓月当空,松林白鹤,泉水淙淙,整个世界恬淡安静。

宋人陈允平有秋分怀人之作,“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怀潘鄮屋》)境界阔大,情韵悠长。

宋人杨公远作“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间。”(《三用韵十首》)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微信、浙江新闻、长城网、宁波气象等综合)

如果觉得《今日秋分丨 昼夜均分寒暑两半 说习俗话养生品读古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