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健康养生|秋三月:凝神敛气乃容平

2022-04-16 分类:养生资讯

这几天,各种打喷嚏、流鼻涕、眼红、咽痛、头痛、背凉、脚脖子寒的患者都应天而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秋季是燥气当令,所以西风一报到,许多朋友就感到口眼鼻皮肤不如夏日时滋润。而天气干燥是因为立秋后天气转凉,地表的温度下降,水蒸气减少所致。肺是人体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的器官,它既不喜欢燥气,又不喜欢凉气,秋气偏二者兼具,所以各种呼吸道疾病在秋季发生就不难理解了,现代医学不讲这理,从微观找原因,于是就说病毒细菌惹的祸,或者是不明原因过敏。病毒细菌也是生命,也要活命,凭什么夏季不猖狂,秋季来猖獗,它聪明着呢,也会找合适的时机生衍繁殖壮大,现代医学管这个叫条件致病菌。既然是条件致病菌,不给创造条件,妥否?以前没有这么多过敏性鼻炎,现代科技造就了夏暑汗不出,夏天暑热被冷气硬生生给憋在皮毛里,偏肺主皮毛,加之这秋气一凉一燥,内外夹击,所以,不打喷嚏流鼻涕还不正常呢?有人说:“我也吹冷气了,喝冷饮了,怎么没事?”只能说你这时的身体条件还不足以形成条件致病菌喜欢的环境,但是看官,别高兴的太早,可能只是时候未到,到了年老体衰,正气不足时症状可能就显现了。

《内经》云: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秋季是燥气当令,秋凉则把天之阳热之气清降,又因天人相应,在人体则应凉降头面胸背之气,到了冬季,继续下潜,藏于肾,化生精气。当然,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怎么样养正祛邪,适应自然,秋三月,达容平,让各种生病的条件没有条件和环境才是治未病。

1. 早睡早起,使志安宁。

不要“机一离手,魂都没有”,现代社会,手机就是吸血鬼,因为目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之精血皆上注于目,白天对手机办公,晚上对手机游戏,熬夜对手机追剧。放下手机,世界不会失去。争取23点前睡觉,睡前热水泡个脚,一来促进脚步血运,二来助眠,不要小看这泡脚,脚部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交接处,中医有句话叫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阴阳经脉一交接通畅,气血循环好了,睡眠好了,精神足了,抵抗力强了,病就是个弹簧,你弱它就强。

早晨6:00-6:30起床,穿衣活动,微热为度,让晚上养好的精锐之气从内脏走出来到体表,这叫卫气,是保卫身体不受外邪侵袭的正气,它能让你适应外环境的各种应激事件,包括饱满的工作和各种恶劣的环境。

2. 春捂秋冻,会捂会冻。

看《老老恒言》,知古时就有卫衣,是有原因的。领部带个帽子,很好!无风时,帽子刚好在背部,保护背部不受凉,风大时,带上帽子,保护头部。还有,古人制衣,肩背部总是多一层布料,是具有保健功能的,保护背部不受寒,减少肺部疾病。秋季,许多地区早晚温差大,不要怕麻烦,该穿,穿!该脱,脱!虽说“春捂秋冻”,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明明知道自己一受寒就会感冒,抓紧多穿件衣服不感冒、不生病才是正事。

3. 养生须安于食。

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白色入肺。秋季润燥食品很多,各种应季水果、莲菜、莲子、百合、白木耳、燕窝、白粥、山药、牛奶,都有润燥功效,每日一两种合理搭配,既保持饮食多样性,又不至于食品太杂,反碍消化。总之,什么食物您吃得身心舒泰就是你的菜。

每天都有吃水果吃出各种病的患者找我看病,最常见的就是腹泻咳嗽胃痛,水果是有营养,问题是你脾胃不喜欢不接受或者你压根消化吸收不了,那它就变成致病因素了,平常体寒的患者,可以吃红白萝卜炖羊肉或牛腩。“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很有道理。白萝卜即宣肺又降大肠,红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称,甘甜益脾,羊肉有温补气血的作用,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因此,秋季每周食用一两次甚好。如果体质偏热,可以吃红白萝卜炖猪肉,另配银耳白合粥,也不错。蔬菜不能少,秋季时令菜如丝瓜、莲菜、青菜、南瓜、番茄、豆角、刀豆、冬瓜、茭白、西蓝花都可以交替轮换食用。

另外,中医认为,秋天属金,应肺,而金克木,木五行对应人体是肝,因此,秋气旺则木气虚,适当吃些酸性食材有补肝作用,如蜂蜜柚子茶、蓝莓山药,葡萄干杏仁粥、番茄鸡蛋、醋溜肝尖等。

4. 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

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多病体质寒气盛者居多,细菌病毒也喜欢在寒冷时犯上作乱。不给条件致病菌机会,也可以选择艾灸疗法。

小儿灸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三岁前一次3分钟,三岁后一次5分钟。隔天一灸,10天一疗程。

成人灸肺腧穴和足三里穴。

肺腧穴定位: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取穴: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取穴:坐位,同侧手张开,食指第二关节桡侧缘对准犊鼻穴下缘,小指第二关节处即是本穴。

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失眠,癫狂,头晕;虚劳赢瘦,水肿,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每穴灸5分钟,连做10天为一疗程。

年老体衰者:加灸关元穴半小时。

关元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取穴:肚脐至耻骨联合联线为5寸,该穴在上3/5与下2/5分界处。

主治:脏腑功能虚损导致的疾病。

知节令,顺天时,尽人事,如有疾,除使用上述养生方法,也请及时就医。凡事勿燥、勿怒、勿忧、勿惧、勿悲,容平一秋。

(文/吕沛宛)

如果觉得《健康养生|秋三月:凝神敛气乃容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