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黄芪制作的神仙粥,养生效果真不错!

2022-05-28 分类:养生资讯

在中药的世界里,人们都以人参、首乌、石斛等药为镇店之宝,其实还有一些很普通的中药,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是却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比如说黄芪就是其中一味。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芪这味药,详看下文:

提到黄芪这个药,人们可能并不是特别熟悉,但是黄芪的补气作用不亚于人参,而且黄芪这个药也有千年的使用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录为上品,以前把黄芪写作黄耆,意思是点明黄芪为补药之长的意思。黄芪味甘微温,是我临证中非常喜用之药,一年之中,方中所开黄芪可达50多公斤。

那么,黄芪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而在临床使用上,黄芪分生炙之分,炙是用蜜炒。蜜炒后的黄芪温中健脾的力量稍强些,所以内伤气虚的时候可用。但我偏爱生黄芪,取的就是未加蜜的黄芪有冲劲儿,可以实卫气,敛虚汗;荣筋骨,消痈疡。有时候,病人脉沉而无力,正气虚极,我往往用大剂量黄芪,量从60克起,可加至120克甚至更多。

记得以前的一位脑瘤患者,手术后人体所有的激素均不能自己产生,需借助药物。根据他自己的描述,她每日虽活着,但如行尸走肉一般,面色苍白,连一粒雀斑都没有。这个患者治疗一年多,大约服用了40公斤黄芪及其他药物后,现在两天只需服用1/4片优甲乐,三个月服用一次黄体酮造成人工月经外,已不再服用其他激素。去协和医院检查,指标一切正常。山西的老中医李可,也喜用黄芪。记得他曾治疗一例肺纤维化病人,便使用了大剂量的黄芪。我在肺纤维化病人的治疗中,黄芪也是味主药,效果可圈可点。

黄芪不仅可以益气止汗固表,还能生肌托脓,用于外科。有位军人朋友,酷爱远足。一次爬山遇险,情急之下左手抓住树枝,才免于掉下山崖。当时左手被刺破,他也不以为意,去医院包扎了事。不料,伤口一月之后仍不愈合。在301医院做了B超检查才发现是有根木片刺入了左手伤口的深处,医生约他三天后手术开创取异物。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我劝他服用了中药汤剂,黄芪用量为30克。三天后,当医生在手术室里打开包扎的纱布,却惊愕地发现根本用不着再手术了,木片已在伤口外露头,用镊子轻轻一夹,木片便随手而出了。难怪《本草汇言》说,“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果不虚言。

网上曾流传一则故事,说名医每日服神仙粥,年过八旬仍精神矍铄。那神仙粥便是以黄芪粳米熬制而成。黄芪性微温,味甘,煮粥绝无不适口之虞,特别适合做养生食材。再加上粳米补脾胃、长肌肉、壮气力、养五脏。二者结合起来,是有较好的养生效果的。

犹记得,母亲当年曾患肾病,久治无效,父亲便以小锅煮黄芪配合黑豆、红枣,让母亲用它当茶喝,坚持了十年,几乎没有一日间断,直到母亲病愈。母亲每每提起,都感念黄芪的草木之恩。她说当年在一起住院的病友,二十多年前便已物故。这样的感人故事,无不令人对草木肃然起敬,心底腾起一股对生命坚韧的感叹。但我素体气虚,每周会以黄芪100克,配合桂皮、花椒等物以鸡、排骨等煲汤,家人食肉,我唯喝汤而已,至今仍是神清气爽,筋骨健朗。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本文作者黄涛,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亲传弟子,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如果觉得《黄芪制作的神仙粥,养生效果真不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