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季养生正当时

2022-07-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西安最近几周气温变化较大,给人一种春夏秋冬四季随机播放的感觉。估计很多人早早地把冬装褪去。这个这温差也正应了古语“二月棉袄休急撇,三月还有梨花雪”。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到了不要急着脱掉冬装,需要适当“捂一捂”。

什么是“春捂”?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春天气温回升快,但极不稳定。“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之时,不要随意减去厚衣服,应当适当的捂一捂,以免受寒而变生他病。

为什么要“春捂”?

《黄帝内经》说:“春伤于风”春季天气变化比较频繁,北方的初春还会有倒春寒,寒意十足,所以“春捂”就更重要了。

“春捂”的好处有哪些?

1、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

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主要通过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调节,此外增减衣服也很重要,过早脱减衣物,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影响身体健康。

2、有利于抵御风寒。

通过“捂”在皮肤外面形成防御的屏障,防止初春风寒袭人,引发疾病。

3、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

在初春气温变化大,昼夜温差大,“春捂”有利于适应冷暖变化,防止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

“春捂”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在春季,由于刚刚经历冬季,人体血管还处在收缩状态,温度调节系统功能较低,只有适当多穿些衣服,才能适应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否则,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春天不注意防寒,易引发心血管疾病。早春为一年中心肌梗死的发作高峰期之一,这是春寒刺激心肌耗氧缺血指数上升,而造成冠心病负荷加重的缘故。同时,又因冷空气使外表皮肤血管收缩引起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往往引起脑血管痉挛而发生中风。

什么情况下需要“春捂”?

1、注意温度。昼夜温差大于8-10℃,或者气温在15℃以内。

如果昼夜温差大于8-10℃就不要忙着减衣服,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15℃可以算是捂与不捂的一个临界点。当气温低于15℃以下,或是偶尔达到15℃,这种情况要继续“春捂”。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就可以不捂了。

2、冷空气来临前24-48小时

春季常出现“倒春寒”,三月桃花雪,突然大幅度降温,建议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在冷空气到来前的24-48小时就要开始“春捂”。

“春捂”注意事项?

1、注意适度

穿衣注重 “上薄下厚”原则,要遵循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的“三暖二凉法则”,且增减衣服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

2、老人/孩子多捂7-14天

老人和孩子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免疫力低下,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多捂7-14天,以免减衣过快,导致感冒等疾病。

3、注意锻炼

“春捂”是一种被动防御,要想防病健身,还需早睡早起,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哪些人不适合“春捂”?

“春捂”更多适用于那些平素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对于青壮年,尤其是那些体质偏于燥热、阴虚或者湿热的人,春捂就不合适了。

如果觉得《“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季养生正当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