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时令养生|小寒遇寒潮 暖汤来驱寒

2022-07-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本期专家:魏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

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代表着天气渐寒,却尚未达到最冷的时候。民间有谚语“小寒胜大寒”,可以说,从小寒开始到大寒结束,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

中医认为,冬季万物蛰伏闭藏的特性和肾气相通,所以冬季养生也应当注意遵从自然界闭藏的特点,保养阴精,潜藏阳气,保暖的同时,防止外寒侵袭人体,引发疾病。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注意日常保暖,饮食避免寒凉食物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方和足浴方来达到驱寒保暖的目的。

受寒感冒有暖饮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疾病的出现大多是因为气温骤降,没有及时添加衣物导致的。其中老年人、儿童更容易感受寒邪而出现不适症状。这时,除了注意保暖之外,还可以饮用姜糖苏叶饮或五神汤来祛风散寒。

出自《本草汇言》的姜糖苏叶饮,用苏叶、生姜各3g,红糖15g,共同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即可饮用。如果发热、恶寒的症状较为严重,还可以试试《惠直堂经验方》中的五神汤,用荆芥、苏叶、生姜各10g,加茶叶6g,放沸水冲泡后,调入红糖30g,趁热服下,然后盖被捂汗,汗出则症状缓解。

当然,上面介绍的两种食疗方中都含有红糖,所以对于糖尿病人群或者高血脂的人群来说并不适合。另外如果病情较重或不明原因的发热,应当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不建议自行在家使用药膳食疗方,以免耽误病情。

四肢受寒可足浴

冬季天气寒冷,而人体四肢属于人体末梢,一旦受寒,出现寒邪阻络,容易导致冻疮等情况。所以冬季四肢的保暖也尤为重要,除了外出穿戴厚手套、鞋袜之外,还可以在家进行药物足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脚。

《中医养生学》中记载了部分药浴方,其中比较适合冬季小寒季节使用的是桂枝温经浴和防风强身浴。其中桂枝温经浴采用桂枝、赤芍、干姜、细辛、鸡血藤、红花、当归,煎汤后进行足浴即可达到温经通阳、散寒止痛的作用,比较适合阳虚,容易四肢不温的人群使用。而防风强身浴采用防风、甘遂、芫花、细辛、桑枝、生姜、荆芥,煎汤后进行足浴,可达到温经祛风的作用,长期使用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比较适合体虚的人群在冬季使用。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足浴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水温,以免烫伤,尤其是糖尿病人群,末梢神经受损,更容易出现烫伤的情况,所以在使用足浴的时候,最好提前试好水温。另外足浴方属于外用方,其中含有细辛、芫花等略有毒性的药物,所以并不适合内服,只可以用作足浴或者熏蒸,而不能当做食疗药膳方食用。

来源:光明网中医频道

如果觉得《时令养生|小寒遇寒潮 暖汤来驱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