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冬养生要趁早,秋冬应该如何养生

2022-07-22 分类:养生资讯

养生是个永恒的 话题,但如何养生,应该怎样养生,养生应该在什么季节更适合,这其实是大有讲究的。中医历来重视养生,特別在起居,饮食,情志,包括药物进补方面,都有很系统的思想和理念,对秋冬之际的养生尤为重视,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就不仅是一部医疗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养生学著作。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实践,在养生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今天仍然对我们养生具有指导意义,下面谈谈中医是怎么强调秋冬季节养生的。

中医认为一年万物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界周而复始,人要顺应自然之道。进入秋冬,天气逐渐变寒,昼短夜长,从养生角度讲,在起居和睡眠上要和春夏有所不同,那么看黄帝内经是如何讲述的,黄帝内经上讲:“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长者少。

这段话的意思是秋季的三月,是自然界万物的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这时天气劲急,地气清明,人们应该早睡早起,与鸡打鸣的时间相一致,使情绪保持安宁,以缓和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同时要精神内守,使秋季的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要使意志外驰,以保持肺气清肃,这都是与秋季的特点相适应的,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些方法,就会损伤肺脏,使得供给冬季的闭藏之气减弱,导致冬季发生飧泄病。

“冬三 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奇,此冬季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段话的意思是,冬季的三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水结冰地冻裂。这时人们不要扰动阳气,早卧晚起,等到日光显露再起床。使意志如伏如藏,象有私意似的,又象有所得。而且还应该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使阳气藏而不泄。这就是人与冬气相适应的调养藏气的方法。违背这一法则就会损伤肾气,春天可能发生痿厥病,适应生气的能力就会减少。

这里讲了秋冬之季在起居上应该如何,那就是秋天要早睡早起,和鸡的作息时间差不多,保持自己情绪的安宁,避免秋天的肃杀之气给自己带来的身体上的影响。秋天要注意养肺,保持身体的收敛之气,,不然冬季容易发生飧泄病。而到了冬季,天寒地冻,保护好体内的阳气,注意防寒。在起居上要早睡晚起,等阳光升起再活动。冬季要注意收藏,注意养肾,不然春天就容易有痿厥之症。

黄帝内经的关于秋冬之际的养生思想和提法,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养生的法宝。中医也历来重视秋冬之际的养生,概括起来,除了上述所讲,主要强调秋冬养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季节的变化,秋季注意养肺,这样才符合自然之道,因为从五行角度讲,肺属金,秋也属金,所以秋季要重在养肺。而肾属水,冬季也属水,所以冬季重在养肾。

二是秋季要注意防风润燥,因为到了秋季,树木开始凋零,秋风渐起,而风为六邪之首,对人的健康侵害很大,所以要注意防风。另外,到了秋季,要防止体内干燥,所以要注意饮水,多吃一些白色的润肺的食物,如梨,山药,莲子,藕,白芝麻等。而冬季要注意防寒,重在养肾,从饮食上讲多吃一些黑色和补肾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黑米,核桃等。

三是到了秋冬季节,由于天气逐渐变凉,每天睡前要用热水泡脚,个别体寒较重和下肢寒冷者还要加上生姜,花椒或艾叶等温暖之物,以祛除体内寒气。

四是要适当进补,“秋冬进补,春天打鼓”,秋季润肺,冬季补肾,特別是到了冬季,根据自己身体阴阳寒热的具体情况,可服用 一些含有熟地,枸杞,山药,菟丝子,桑椹,杜仲,当归等补血补肾之药,可服用几周,时间不用太长,这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自己不可乱补。

五是要进行适当的活动和运动,要按照黄帝内经上所说,运动要在日出之后。因为日出之后,空气也比较好,雾霾也少,有利于健康。另外运动要适当,不可太剧烈和运动量太大。切忌由于大运动量给身体带来的不适。特別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能和年轻人相比,运动更要适度。可采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舒缓一些的运动,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

六是保持体内正常的水分,可以适当饮茶,由于秋冬季比较寒冷的关系,饮茶最好饮用红茶,黑茶等,因为这些茶温性,比较适合冬季饮用,而绿茶类由于属凉性,不太适合冬季饮。特別是脾胃虚寒的更不适合在冬季饮用绿茶类。因为胃怕寒,冬季又寒冷,绿茶类又属于凉性,所以更不宜,而绿茶类在夏季,气候炎热之时较为适宜。另外,红茶类还有健脾胃的作用,所以到了冬季以饮红茶类为宜。

所以我们只要按照上面的关于秋冬季节的养生方法去作,我们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让我们都重视养生吧,特別要重视秋冬季节的养生

如果觉得《秋冬养生要趁早,秋冬应该如何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