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科学养生|学会这七招,血糖不再高

2022-07-22 分类:养生资讯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而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血糖本身是一直在变化的,尤其是在饭后一段时间血糖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但我们摄入过多的糖分时,血糖就会较快的升高,促使胰腺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的胰岛素,长期下去会导致胰腺疲劳或功能衰退,无法及时将过高的血糖调控下来,进而形成高血糖状态,但如果控制好饮食并加强锻炼的话,高血糖完全可以控制。

1

·要怎么吃才能把餐后高血糖降下来

正常人一日三餐,进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血糖可以达到峰值,2-3小时回复到餐前水平,但是血糖虽然恢复,碳水化合物在餐后的5-6小时内还在继续被吸收。

由此可见,正常人从早上8点吃早餐,8点到上午12点,是餐后状态和吸收后状态;中午12点吃午餐,12点到下午6点是餐后状态和吸收后状态;晚上6点吃晚餐,10点前后会吃一些水果和零食,晚上6点到凌晨4点是餐后状态和吸收后状态,正常人真正的空腹状态仅剩4小时。

对于空腹血糖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经常超过7.8 毫摩尔每升的人,让餐后血糖稳定是个讲究活。

第一招,饮食要开始定量,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每餐的主食比以前减少三分之一,并经常监测和调整,直到把餐后血糖降下来为止。

第二招,饮食搭配多选择升糖指数不高的食材,延缓淀粉消化,减慢消化出来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平缓餐后的血糖水平。比如:先吃一碗蔬菜,配些鱼肉,再开始吃米饭,而且一口饭配一口菜肴,血糖的波动就要比先吃米饭、大口吃饭小口吃菜要小得多。

还有一些研究证明,用牛奶、豆浆、坚果等配合主食一起吃,也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所以:吃饭的时候,不要光吃白饭,用菜配饭,多菜少饭,可以帮助我们控制餐后血糖。

第三招,改变吃东西的顺序。先吃菜后吃饭,更有利于血糖稳定。如您可以每餐前20~30 分钟喝一大杯水,或者先吃个番茄。先吃一碗煮蔬菜,最好是加少量油少量水,蒸熟两三分钟的绿叶蔬菜。再把其他菜肴拿到面前,米饭和馒头推到远处,一大口菜配一小口饭。这样的餐后血糖可能会有明显改观。

第四招,餐后做适当运动。餐后半小时不坐下,做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做洗碗打扫等家务,对餐后血糖控制有益,也不会影响消化。推荐每天40 分钟

以上的有氧结合抗阻运动,或者抗阻运动加高强度间歇训练等,维持肌肉,提高体能,对改善体成分、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十分重要。

2

·餐后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您选择合适的饮食、饮食结构和烹饪方法

管理好您的血糖,不单纯仅仅空腹血糖,我们更建议您从4个象限科学管理:糖化血红蛋白、空腹、餐后血糖、血糖波动。

无论您是新诊断的糖尿病还是老糖友病人,生活中都更需要测餐后血糖。研究发现,对于新糖友来说,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越接近7%,餐后血糖对糖化的贡献率更大,降糖策略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而对于糖龄10 年左右的人来说,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达标,餐后血糖的贡献率越大。

要想让餐后血糖稳定,这样的饮食结构和烹饪方法更科学:

第一招,是看淀粉的糊化程度。淀粉的糊化程度越低,消化越慢,如有嚼劲的面条比软糯的面条糊化程度就低。所以,糖友不要吃煮时间太久的粥,越容易吞咽,升糖指数越高哦!

第二招,是食物的加工程度。食物体积越小,消化酶和水越容易进人¥消化越快。

这就是为什么粗颗粒的燕麦片比速溶细颗粒的燕麦片GI 值低。常见低GI 食物举例:全麦面糙米、粉丝、通心粉、黄豆、绿豆扁豆、豆腐、无糖豆浆、花生、绿色蔬菜、芒果、桃子、苹果、奇异果、柳橙、木瓜、草莓、苹果、樱桃、葡萄、葡萄柚、梨、多数海鲜及肉类、无糖优格、脱脂/低脂奶奶酪。

第三招,是多吃点酸的酸性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低。在口味接受的程度,可以适当添加醋或柠檬汁调味,也可以适当地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以上这七招,只要你都学会了,就不用再担心血糖太高啦~

来源: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干部保健中心、科普中国网

编辑:林家骏

审核:赵秀应

【来源:衢州科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果觉得《科学养生|学会这七招,血糖不再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