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暑到 小暑除了“食新”(还有哪些民间习俗 最后一个已不常见)

2022-11-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今年的小暑节气是2020年7月6日,农历五月十六,星期一。

顾名思义,“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即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虽然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小暑过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处暑,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灼热铺天盖地,让人无处藏身。

时至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还会带着热浪。从小暑开始,人们就开始做好了迎接酷暑的准备。因此,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用来形容伏天的炎热天气。

那么,小暑节气有哪些民间习俗?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来回味一下。

食新

在民间,小暑过后人们要尝新米,这就是小暑“食新”习俗。小暑时节,农民会把新收获的稻谷碾成米,然后将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以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新米尝新酒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也通常会在小暑这一天买少量新米以及新上市的蔬菜、水果等,回到家把新米与老米同煮。俗话也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吃面

在农村,入伏之时,刚好是小麦收获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户户麦满仓。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伏天时候人们精神和食欲都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通常会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于是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

食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食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因此伏天适合食用鲜藕。无独有偶的是,有的地方小暑节气还有吃生黄瓜的习俗,夏季,黄瓜是家庭餐桌上的"平民蔬菜",以其营养、价廉大受青睐。伏天暑热难耐,不免心情烦躁,适当的食用黄瓜可起到降压、解暑的功效。还有的地方吃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晒伏

小暑时节,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在民间,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一天“晒伏”。民谚有说:“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各式各样衣服,古时候皇帝的衣服叫龙袍,寻常百姓家的衣服叫衣裳。每到这一天,人们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笔者记得小时候农村那晒伏场面真可谓是“壮观”,也是农村一种独特的“风景”。每到伏天天晴的时候,家中的长辈都会在院里院外拴上又粗又结实的麻绳,把冬天穿后拆洗过后的棉衣、棉被、棉裤等等御寒的衣服统统从柜子里面抱出来晾晒,等到晒好之后再一件一件地摆放回去,等到冬天到来时继续穿上去驱寒保暖。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农村人也不再为吃穿而发愁,所以,关于小暑的一些习俗已经渐渐地融入到平时的生活当中,特别是“晒伏”这一习俗,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了,因为现在人们的衣服都是年年不停换新,再想在农村里面看到那样的“晒伏”场面,恐怕只有在深深的记忆当中才能找到了吧?

/ 完 /

如果觉得《小暑到 小暑除了“食新”(还有哪些民间习俗 最后一个已不常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