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从传统文化中感悟健康真谛

2022-11-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原标题:从传统文化中感悟健康真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刘禹锡与白居易的唱酬诗《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白二人相交多年,志趣相投。此时,都是六十四岁,相伴闲居洛阳。在那个时代,他们的年龄已属垂垂暮年,于是“老病相仍以诗自解”。白居易在他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中流露出一种对“老”的消极悲观的态度。收到老朋友的诗后,刘禹锡提笔写下《酬乐天咏老见示》进行答复: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认为,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所以诗人劝慰他的朋友正确对待衰老,翛然自乐。最后两句意境升华,要让生命燃出满天红霞,是全诗点睛之笔,充满辩证力量,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作为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刘禹锡一生创作始终坚持着达观、奋斗的精神,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刘禹锡诗歌创作中最能反映其精神品格的当属《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中的不屈奋争精神,以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昂扬进取精神。由此,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称赞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近人刘永济进而在《唐人绝句精华》指出:“(白居易)语虽论诗,实人格之品题也。”

通过对刘禹锡作品文本的解读、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的考察,我们能够感受到刘禹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改革派知识分子,写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诗句的底层逻辑,不仅仅停留在探讨如何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之上,更是建立在其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命运的不断奋争之上。“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诗句传递出乐观向上的积极力量,其蕴含的积极老龄观,在我国急速步入老龄社会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

对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曾经为党的事业、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奉献过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他们经历风风雨雨,用汗水和心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党员老干部们的历史业绩是光荣的、伟大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下,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道路上,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感获得感理应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老党员老干部的热切期望和寄托。老党员老干部们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以身作则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支持改革、坚定支持反腐、坚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和敬仰、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对老龄工作者的精神激励。党的老龄事业发展四十年,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前进的道路上起起伏伏,中间可能经历一些困难波折,但总的方向始终是前进上升的,广大老龄工作者要始终怀揣“胸中日月常新美”的抱负,把握未来五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窗口期、关键期,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切实增强开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新征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准确把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时代脉搏,于变局中开新局。

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前进号召。个体老化无法避免,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不可逆转,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全体党员和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加倍珍惜发展局面,巩固前进势头,大胆迎难而上,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不断调整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保持社会整体活力和竞争力,以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道路上阔步前进,努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作者系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 张一鸣)(张一鸣)

责任编辑: 小云

【来源:中国网健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如果觉得《从传统文化中感悟健康真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