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季来了 专家指出几个小妙招(保养好你的身体)

2022-11-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呼吸道疾病

日夜温差较大,若下雨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如果这时穿得过于裸露,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衣长裤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

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吹干了,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由于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的鼻腔出血。

饮食中,应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用右手食指指面放在鼻尖处,以顺时钟和逆时钟方向交替揉动,由鼻尖向鼻根反复揉动,约20至30次。

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季节更替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是因为,夏天吃的药和秋冬吃的药量和药效都有所不同。夏天热,血管扩张,可能剂量较小;而秋冬天气转冷,血管收缩,则需要增加剂量或根据病情换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养心,还要做到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若心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秋季养生

莲藕秋季最进补,可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搭配黑木耳还可滋补肾阴。同时日常饮食中要忌食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品,避免加重内热,使燥邪侵犯人体。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将生地黄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适量白糖调味即可。有助于滋阴生津。

抑郁不畅找太冲。太冲穴又称为撒气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第1、2跖骨接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有助于消除抑郁,改善心情。

登高望远阔心胸。登高望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如果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

如果觉得《秋季来了 专家指出几个小妙招(保养好你的身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