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长夏已至(健脾祛湿有妙招)

2022-12-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今年长夏,你祛湿了吗?

近日多地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连续不断的暴雨、雷电、大风,拉开了今年雨季的序幕。降雨多了,不仅环境变得潮湿闷热,人也总感觉潮潮的、黏黏的,还总是提不起精神!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降雨多、湿气重,湿邪入侵人体造成的。

湿气不除,后患无穷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气入侵不仅会影响我们的颜值,出现眼袋浮肿、长痘痘,头脸油腻等情况,还会影响我们的体型,正所谓“十胖九湿”,不少水肿、肥胖、小肚子等症状都与湿气入侵有关。

更可怕的是,湿气还是很多慢性疾病的诱因,比如痔疮、便秘、关节疼痛、湿疹、荨麻疹及妇科炎症等,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长夏祛湿,全面预防

传统五行把一年分为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对应五气分别为“风、暑、湿、燥、寒”,所以“湿”乃长夏主气。

进入伏天以来,多地降雨不断,闷热和潮湿成为主旋律。目前已经到了长夏湿气作祟的高峰期,所以“祛湿”就是我们此时的养生重点

祛除湿气,首先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下湿气。

湿气有内湿与外湿的区分。外湿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由于涉水淋雨、居室潮湿,或者是降雨等气候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湿气。

对于外湿,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避免,比如下雨天尽量少出门、关好门窗;出门穿雨衣、雨鞋,带好雨伞;衣物要晾干了再穿;少去树林或者湿气重的地方游玩;每逢雨季,室内要及时除湿,开除湿器或者开空调除湿等等

说完了外湿,咱们来聊一聊内湿,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内湿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就会导致脾不能正常运化,进而使“水湿内停”,出现内湿的症状!

由此可见,想要祛除内湿,大家可以从“戒口”和“补脾”两方面入手!

这些食物要少吃甚至不吃

辛辣刺激的食物;

煎炸、烧烤等油腻食物;

冰啤酒、冷饮等生冷食物;

含糖量高的食物、甘甜饮料等……

在饮食调理上,青蓝建议大家做到以上“四少吃”甚至不吃,同时注意不要暴饮暴食、酗酒;适当多吃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等补脾除湿食物,以此保持脾胃有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也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湿热质调理茶饮推荐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湿气重,但是吃了一些祛湿的食物或者方子后却没什么效果!发生这种情况,除了食物、方子的品质外,个人的体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湿气很擅长和其他外邪依附存在的,比如中医九大体质中的湿热质,就是“湿”依附于“热”而形成的。

针对湿热质的调理,青蓝给大家推荐一款健脾祛湿茶饮--百苓珍宝茶。

这款茶饮精选多种药食同源食材,比如“祛湿四神”之一的茯苓,清热祛湿的黄金搭档蒲公英、桔红和栀子,以及清燥热、促消化的菊苣,葛根等;经过了成千上万次试验,科学经方,合理配伍,性质温和,非常适合脾胃虚弱,湿邪入体的朋友们饮用。

茯苓,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它具有除湿利尿、健脾宁心、改善惊悸失眠等功效,性质平和,既能扶正(健脾)又能祛邪(除湿),标本兼顾去湿气。

所以说,大家在祛湿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体质,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湿方法,这样祛湿才能够事半功倍!最后青蓝祝福大家都能够健康祛湿,安然度夏

如果觉得《长夏已至(健脾祛湿有妙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