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上古农业发展(浅探先秦时期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2022-12-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不只是人类,无论什么物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只有确保自己能活下去,才能保证自己的族群繁衍下去。我国是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食大国,但是,我们国家今天的丰富美食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能发展到今天这么多种多样,靠的是几千年以来,我国劳动人民的不断改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先秦时期中国人的饮食历史。

上古时代,刀耕火种

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纲鉴易知录》

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主要依靠从野外采集回来的果实以及植物根茎来饱腹,神农氏尝百草的神话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神农氏所在的部落迁徙到了一处新的地方,他们刚到达新领地还像之前那样采集野外的野果野草来充饥。

可是新的环境植物也和之前有很大的区别,常常会有人因为吃了有毒的果实或者野草而丧命。这时首领神农氏站了出来,他冒着生命危险主动到野外品尝各种野草野果,希望通过分辨各种植物的特性来减少部落子民的死亡率,我们现在喝的茶叶,相传就是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的。

神农氏最后因为吃了断肠草来不及解毒被毒死了,他死之前,把他尝过的所有果实野草做了分别,哪些有毒哪些可以吃,都告诉了自己的部落子民,还告诫他们没有见过的千万不能轻易尝试。

神农氏大公无私的做法为他所在的部落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让他的部落得以繁衍下去。有些人很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打猎?那时候确实可以通过猎杀动物来饱腹,可是打猎的成本太高了,人类本身的身体特性就不擅长打猎。

后来人类发明出了石矛、石锤等工具,可是仍然没有提高捕猎效率。这是因为人类的短跑速度远远赶不上野生哺乳动物,更别说飞禽了。人类早期捕猎,是通过自身出色的长跑能力消耗猎物的体力,从而成功捕捉到他们。这样的捕猎方式造成人类常常无功而返,而且捕猎时出现死亡受伤也是常常有的事情。

所以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还是依靠采集野果野草。正是因为女性在采集中相比男人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这一时期女性在部落中,要比狩猎成功率极低的男人地位高。母系氏族社会的古人吃的就是植物果实和根茎,只是偶尔可以吃到肉食。

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其茎治目痛,故方士称为光明草、阿罗汉草。 --《本草纲目》

母系氏族社会的末期,人类逐渐开始圈养动物、种植农作物,采集经济也就渐渐没落。在那个时期的北方,古人把遍地都是的狗尾巴草培育成了粟,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小米。南方的人们则经过不断的挑选,通过培育野稻,得到了水稻这种作物。自此,中国开始了农耕文明,在全国各地开始种植农作物。由于耕田需要有足够的体力,所以有着这方面优势的男人站了起来,中国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有了充足的粮食之后,人类繁衍的速度加快,部落人口越来越多,粮食的缺点也开始暴露出来。由于粮食中没有盐分,即便是人类已经开始饲养动物,可是从肉类以及果实中获取到的盐分根本满足不了人体的需要。

这时候的古人,已经通过粮食作物繁衍出了庞大的人口,他们对盐分需求也日益紧迫起来。那时候靠海的古人通过海水得到盐,而内陆的古人则是通过挖盐池盐井来生产盐。但是有盐分地方毕竟很少,所以古人开始通过战争来决定盐池盐井的归属权,部落之间相互斗争的同时又彼此贸易。每当自己的部落生存不下去,许多小部落开始联盟或者投靠大部落,这也就是早期国家的雏形,这个时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黄帝和炎帝的时期。

小米和盐,是当时那个社会的主要依靠,而大豆这类的作物当时虽然也有种植,但是并没有占据粮食的主要地位。而蔬菜以及水果,由于不耐存储,考古学家在上古社会的遗址上并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我们自然也就不知道那时的古人吃的是什么蔬菜。那时候的古人烹饪食物时,最主要还是用煮和烤的方式,而盐在一万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古代饮食中必不缺少的一种调味品。

夏朝社会,开始繁荣

距今6000多年前的夏朝之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蒸”这种烹饪方式,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机器在我国开始出现。由于有了国家,专业军队也开始镇守边疆,农业在我国就开始了稳定的发展,生活稳定下来的古人把飞禽走兽所有能吃的东西都一一吃了一遍。

除了肉类和粮食等主食,蔬菜水果也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据考古发现,夏朝已经有了专门种植和水果的园地。为了能更好地保存食物,夏朝人还发明出了烘干、发酵等保存食物的技术,腊肉、果干以及醋、酒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

正是因为古代保存食物的技术落后,发酵现象时常出现,而酒就是通过农作物发酵,机缘巧合下产生的。传说是夏朝皇帝杜康发明了酿酒技术,而杜康也被尊称为“酒神”,到了今天,“杜康”也变成了酒的代名词。

殷商时期,鼎食鸣锺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齐(剂)。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齐(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箭头)之齐(剂)。金锡半,谓之鉴燧(铜镜)之齐(剂)。 --《周礼考工记》

商朝是我国最早有出现文字的朝代,有了甲骨文的出现,今天的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商朝古人的饮食文化。在我国出土文物中,有许多用来喝酒的青铜器物,这也说明了商朝时期的贵族们喜欢喝酒。在出土的铜爵中,考古学家发现这些铜爵底部都有被火灼烧的痕迹,所以专家通过研究分析,证明了铜爵并不是当时喝酒用的饮具,而是在当时充当着今天我们所用的分酒器的作用。

商朝在饮食中,不同阶层的人们所吃的食物种类有着很大的区别,出现了很明显的阶级性。牛羊猪这种大中型动物只能贵族吃,狗鸡鱼等小型动物是低阶贵族的日常食物,而普通老百姓只能吃鱼或者各种小型野味。考古学家在许多低级贵族的坟墓中,都发现了小型动物的残骸,应该是当时祭祀所用的。

商朝时期的中原地区生态怡人,温暖湿润,这里的野味种类也相当丰富。考古学家在中原地区,发现了象、熊、豹、狐狸、鹿、羚、獾、貘、猴、猫、龟、鳖、豹、鲸等动物被食用过的骨头残骸,这说明当时中国人什么都吃的特性就已经显露出来。据甲骨文记载,当时商朝军队还曾经组团猎杀过犀牛大象这些大型动物,可谓相当生猛。

商朝的主食类食物和夏朝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小麦多了起来,但是那是的小麦食用方法和今天吃大米一样是蒸着吃或者煮着吃,由于小麦蒸煮过后变得很硬,所以大多数人不喜欢吃小麦,人们还是更喜欢吃口感软糯的小米。但是考古学家在商朝一些青铜器中就发现了面糊的痕迹,可能是当时的人们用石锤从小麦中捣出来的一点面,由于那时面的生产过于麻烦,所以普通人吃的还是粒食。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证明了商朝开始大量食用蔬菜水果,蔬菜都有萝卜青菜以及藕等,水果呢有桃、杏、李、葡萄、甜瓜等,今天我们食用的大部分水果都有发现。而且还有商代专门储藏瓜果的地窖被发现,证明了当时贵族对瓜果的重视程度。

商朝的调味品也丰富了许多,在那时,人们对于烹饪十分考究,讲究五味调和。商朝古人充分利用了各种植物动物来提取调味品,他们已经掌握了各种动植物的味道特性,水果的甜味、梅的酸味、花椒的麻、蒜的辣、盐的咸味等等。他们还知道了酒可以去除肉类的腥味,他们把能利用到的原料全部都利用到了。

结语:

在上古时期和商周社会,我们的老祖先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的开拓精神和为了生存下去的毅力,把他们周边所有的东西都尝试了一遍,在日积月累的尝试中,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

没有我们老祖先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就没有我们今天丰富多样的食物和令世界各国都称赞不绝的烹饪手法。至于周朝及之后我国美食文化的历史,有时间我会接着和大家讲。

如果觉得《上古农业发展(浅探先秦时期中国饮食发展历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