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生不是养身(动静之间奥妙多)

2022-12-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说生命在于静养。执于一端,都非鹄的。何况对生命的认知更会有天壤之别,是身体的生命,还是精神的生命,抑或是灵性的。

今人或流行起所谓养生,相较于前不知所从何来已是一小小的进步,但养生绝不是养身,只听到语言会生出错解,是生命的生,不是身体的身。生命又不单是身体的生命。常人祝愿,只说身体健康,少有说心理健康,灵性健康。

有愿不行,还是空话。就是要身体健康,怎离得开心理心态心灵呢!它抽象了,抓不着,摸不到,就在有形看得见的身体上搞,舍本而逐末。一般不管讲的动,还是静,都偏向于身体而言,对身体的认知究竟如何,还是个问题。

讲身体,或说生命,都离不开身心,相对地说,身有动静,心更有动静。生命只在动静之间,从凡人到圣人都包括在内。

太极大师陈小旺

我们凡人以为动就是动,静就是静,说的动静,其实都是动,唯动非静。说的动是动,静也是动,相对的静或感觉静,不大动,不管身体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是从表相上来论的,都在动中,识性翻覆作用,心理乱得很。

究竟觉悟的称为佛,大圣人,怎么样呢,动而恒静,与普通人一样地吃饭睡觉,上班打卡,行事作业,心不晃动,又非枯木石头,动中恒静,一种大定,不是一般相对的动静之静,用佛家的语言叫照而常寂,那伽恒在定!

以粗的分类,这中间还有两个层次,一是罗汉,定力比较深厚,静而非动,动静割裂了开来,属于静中之静,可以称为定人。二是菩萨则在动静之间,在静中常动。有静的内在基础,行利生本怀。次于圣人,归于贤人之列。虽有相似与真实之别,只要发菩提心都算。已发大心,虽未证空性,也为准菩萨,都可以办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总会上道。

结为四类,凡人不觉,唯动非静;定人小觉,唯静非动;贤人大觉,静中恒动;圣人圆觉,动中恒静。

再换个视角看动静,讲动其实是就大的宏观而言,加入了时间因素;就微观其中某个点上来讲,哪来的动呢。不在同一时间下物也不是原来的物,心也不是同样的心,这更加微细了。

比如看电影《战狼2》,把它解剖开来,每一帧影像都是静止的,放在一起连续放就变成动态的了,看得好热血啊。我们被它外在的表给骗了,我们都活在动中,越动则乱,所以是凡夫。电影哪有动静,它本来就那样,不动也不静。

正如《肇论》中说“旋岚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生命也是这样的运作,在此动静中,直接可以从中悟道,这是高级养生啊!

生命在于静养或运动,不管认可哪类,不管说的是身还是心,以现代人言,身体适当动,心思少晃动,身动心静,总是益处多多,身心健康,适合自己的要自己来,这个都可做到,不妨试试!(文/国学解码圆明)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如果觉得《养生不是养身(动静之间奥妙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