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北京海淀:中医药“暖心服务”获赞(近距离夜门诊进校园)

2022-12-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近年来,中医药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别是,针灸、拔罐、艾灸、按摩等各类中医药适宜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疾病治疗当中,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北京市海淀区不断夯实中医药服务工作,推出各种暖心服务和举措,最大程度满足普通老百姓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也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社区“近距离”中医药服务受欢迎

在芙蓉里小区的七号楼一层,“蜗居”着一家空间不大但功能“五脏俱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这就是芙蓉里社区卫生服务站。今年二月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以来,居民对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前来进行中医治疗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5月14日,记者来到了芙蓉里社区卫生服务站,这里已有不少居民正在进行中医治疗。“特别方便,特别是中医治疗这块儿,可以过来拔个罐、做个针灸,就提前约一下就行。”一位正在进行治疗的小伙子对记者说。“在这里治疗特别放心,又在小区里面,太方便了!”另一位老年居民表示。

“咱们从开展中医药服务以来,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除了针灸按摩外,不断开展艾灸、耳穴、皮内针等,还积极申请了干扰电治疗仪,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站长毛艳红对记者说。

“我们建立了患者健康管理群,患者自愿加入,可以在群里预约针灸按摩治疗,也可以咨询任何健康问题,芙蓉里的中医小组人员,随时回复有关问题,做到有问必答。我们也在群里发布一些信息,宣传中医保健知识。”毛艳红说。

中医“夜门诊”方便上班族治疗

“我们很多上班族有这样的困扰:生病了,白天工作忙碌难以抽身,晚上有空了医院门诊也已结束了。夜间门诊让我们治疗更方便了。”“最近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在做拔罐的治疗,特别是夜间门诊,方便了我们这些上班的年轻人,特别好!”

近日,为方便白天无暇就诊的上班族、学生族,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的中医科夜间门诊开诊了。“我们医生将接诊时间延长至夜间七点,为大家就医看病打开方便之门。”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咱们中医科夜门诊实行预约制,患者需提前与医生预约时间,并在医院小程序上预约挂号,夜间就诊和白天享受同样的就医服务。”

“目前夜门诊患者较白天少,每位前来就医的患者可以跟医生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保证了就诊质量。”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温馨夜诊”更好地为患者诊治,减少就医时间,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的挂号室、收费处、药房等都做了相应的准备,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中医药知识进校园

5月13日下午,苏家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张婉怡医生来到了海淀区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为六年级4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课——《中医人的百宝箱》。

“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个中医诊疗包,猜猜看里面都有什么?”“书”“针灸针”“听诊器”“酒精棉”“绷带”……同学们纷纷积极回答。“好的,下面分别给大家一一展示,看看都有没有大家说的物品。”课堂上张医生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医的四大名著、常见中药、针灸穴位铜人、眼保健操常用穴位、拔罐、刮痧、艾灸、推拿、耳穴等中医传统疗法,以及“三减三健”等健康知识。

同学们一个个聚精会神,积极互动,并大胆发言。在讲解眼保健操常用穴位时,同学们积极互动,跟随医生指导找准重点穴位的部位。通过观察实物展示、寻找穴位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中医药知识。

课后,同学们把医生老师围住,一边仔细观察和触摸着诊疗包里的实物,一边好奇地问:“老师,我想体验一下刮痧是什么感觉?”“老师,梅花针是干什么用的?”“老师,做完针灸还能推拿吗?”“老师,竹罐怎么用?”……张医生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开展,有助于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掌握适宜中小学生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为中医药的传播和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王艳洁

编辑:赵敏 陈乃禾

如果觉得《北京海淀:中医药“暖心服务”获赞(近距离夜门诊进校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