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广东省中医院大妇科主任王小云教授:心身同治(向更年期“宣战”)

2022-12-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王小云

广东省中医院大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第五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中医院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等。主持国家科技部等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成果奖17项,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擅长更年期综合征、绝经相关疾病、不孕症、月经失调、卵巢早衰、抑郁症、失眠、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妇科肿瘤、盆腔炎等疾病的诊治。

在这里先问问各位中年女性:在平时工作中会不会常常觉得疲倦,没有力气?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常常觉得紧张、易沮丧,或常有情绪不稳定、一言不合就“怼”人?有人形容更年期的女性是一颗“定时炸弹”,但其实,更年期是女性人生中一道很难过的“坎”,她们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要承受很大的痛苦。

对此,广东省中医院大妇科主任医师王小云教授数十年来奋斗在临床一线,不断深入思考,以解救更年期妇女脱离苦痛为己任,力求让广大妇女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

“从护理工作到中医临床,终圆学医之梦”

王小云教授的从医之路与广东省中医院大多数医生并不同——她本来学的是护理专业,但凭借着勤奋、认真、责任心强,使得她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护士晋升为一名能够在病房独当一面的护士长。

1976年,她以出色的工作表现以及对医学的热忱,被广东省中医院推选到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修读中医学本科课程。

“当时的广州中医学院名师云集,上课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很多教授都会把个人经验和心得传授给我们。我师承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和岭南名医李丽芸教授,两位老师悉心研究历代医学论著,博采百家,在撷取前人理论精华和反复临床实践中,拓展新路,形成了自己的妇科疾病诊治思维。

这些都为我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护理工作到中医临床,终圆学医之梦!”王小云教授感慨道。但是,到了临床,王小云教授才发现有很多困难在等着她。

“如今的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年门诊量最高超过50万,平均每天有几千人来就诊。但是,1980年我刚毕业那会儿,我们妇科一天的门诊量才一百左右,全科室医生加起来才6个人,但这却让当时的我能有更多时间去观察每位患者。”然而,随着接触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的痛苦越发使王小云教授痛心,为此,她立志要帮助患者们摆脱疾病的煎熬。

“情志相胜”,解救更年期妇女

20世纪80年代,大众对于“更年期综合征”并不熟悉,其概念也不像现在这么明确,更不知道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心悸、失眠、情绪波动等几十种症状都是更年期带来的困扰。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因更年期情绪失控而前来就诊的患者,她因为每天睡眠不好,并且有情绪障碍,觉得很痛苦。一个人把儿子带大,儿子是她唯一的寄托。但是,每当她控制不住情绪时,就会去打骂儿子,掐得儿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事后又很后悔,抱着儿子哭。”

这位患者的遭遇对王小云教授影响很深,“从那时开始,我立志以解救更年期妇女脱离苦痛为己任,义无反顾地以更年期综合征专科为研究方向。虽说在那时,更年期综合征是一个偏冷门的研究领域,但我们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如今科研的累累硕果!”王小云教授对每一位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她把患者当成亲人一样,给予她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她们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

“生病之人往往身心同病,药物治疗只能解决肉体的痛苦,只有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及时改善,才能心身同愈,恢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为了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王小云教授翻阅和学习了大量的中医经典古籍,并深入思考。

由于女子生理有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的特点,又须经历女性特有的“经、孕、产、乳”等伤血、耗血过程,因此易出现“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的特点。现代女性除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还要参加工作,面对各种社会压力,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的平衡关系,“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若平衡失调,易引起脏腑功能和气血失调,导致情志障碍,激发各种疾患。而疾病本身也容易引发异常情绪,若不及时调整,与疾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则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甚至会日益加重。

基于女性这种容易心身同病的特点,2000年,王小云教授根据《黄帝内经》中“情志相胜”的原理,率先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开展中医情志治疗,提出情志病可用“以情胜情”疗法,创制了情志相胜“中医情志疗法”操作规范,开展中医心身同治疗法,遵循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

该疗法经过20余年的临床反复验证,疗效确切,相关方案已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岭南中医妇科临证教程》,及第三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等教材。

在临床中不断思考,以提高疗效

五色望诊,辨证用药

《黄帝内经》曰:“诸病于内,必形于外。”望诊为四诊之首,可以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出现的相关色、泽、形、态变化,分析判断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与阴阳平衡状况,帮助辨别健康与否,判断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

王小云教授介绍了一个病例——一位重度失眠患者,整夜难以入睡,遍求心血管科、神经科、心理科、睡眠专科后效果不显,精神几近崩溃。

王小云教授查其面色,见其下颚及额头颜色明显暗于脸部其他部位。下颚部属于坎部,属肾,肾主水,水主黑色,额部属心,再结合患者脉沉细,舌淡暗,此症为“水气凌心”之证,故给予补肾健脾、养心安神的方药。患者服用当晚即可入睡3~4小时,调治两周后,恢复了正常睡眠。

用药贵在精,“四两拨千斤”

行医用药如用兵打仗,注重配伍精简,处方有效,不浪费任何一味药。“我常用方剂一般药味均在7~8味,有时甚至仅4~5味,至多不超过9味,但疗效显著。”王小云教授介绍道,“用药贵在精,‘擒贼先擒王’,如果能解决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面对错综复杂的疑难杂病,辨证要善抓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疾病的本质,重拳出击,方可有效击中要害,扭转乾坤。

治未病,重在摄生防病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王小云教授介绍道,治未病的关键在于摄生防病,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除了要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节制饮食,还要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保持开朗乐观,才可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

面对更年期综合征,是积极“应战”,还是消极苦熬,会直接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更年期”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并不代表着“无理取闹”“讨人厌”,它只是一个必经的人生阶段,千万别让偏见掩盖了更年期潜在的疾病风险和情感需求。

希望大家都可以平稳迈过、战胜这道“坎”!

本文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如果觉得《广东省中医院大妇科主任王小云教授:心身同治(向更年期“宣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