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清朝皇帝是怎么吃饭的(末代皇帝溥仪说出了真相)

2023-01-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清朝统治者来自于土地肥沃的东北大地,饮食习惯自然也沿袭了满族淳朴简单的作风。皇帝每天只吃两次正餐,分别称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早上七点左右开始,晚膳大概下午一点左右开始,其间会安排一些小吃或者糕点甜点,皇帝如果什么时候想要加餐也可以随时点。

负责皇帝每天饮食的是内务府下属的御茶膳房,御茶膳房下又分为膳房、茶房和清茶房,每个部门有一个总领。皇帝每天的膳食先由御茶膳房官员开列出清单,经由内务府主管大臣检查登记之后,再交给膳房的总领吩咐厨师制作。

作为一个朝代的统治者,自然对饮食的取材有着特别的讲究,正所谓王天下者食天下。起初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还是忘不掉老家的东北口味,取材还是以“关东货为主”,随后就开始效仿明朝的“尝鲜。”每年按照时令从各地进贡地方特产。江南的鲜鱼虾蟹,两广的瓜果蜜饯,山东的苹果,山西的核桃,直隶的蜜桃、鸭梨,新疆的葡萄、浙江的酱菜、杭州菜、江苏的各色小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苏镇江的鲥鱼之贡。

按照当时的习俗,第一网打上来的鲥鱼要送给皇帝尝鲜,然而鲥鱼的原产地江苏南京,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马车和船舶所以运输就成了一个大问题。鱼打捞上来之后,立刻用快马和兵船运往北京,期间不能有丝毫的怠慢,一定要保证鲥鱼始终在路上。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毙几人马几匹?马伤人死何足论,只求好鱼呈圣尊。”

皇帝用膳的地点不固定,可能在寝宫也可能在办公的地方。皇帝用膳时坐东朝西,前面由南向北摆放三张大桌子,在桌子的旁边也放着几案,皇帝觉得哪道菜好吃就放在几案上,到被赏赐的官员府中或妃嫔宫中。皇帝面前的每道菜里都有一张三寸长的银牌,用来检测食物是否有毒或者变质。银牌试过之后每道菜太监还要尝一口,称为“尝膳”。

皇帝吃的饭菜,一般为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外加火锅、粥、汤等,加在一起大约有二十几品。皇帝每道菜最多也就只能尝几口,只不过图个排场和形式而已。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曾回忆道:“这些菜肴经过种种手续摆上来之后,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它之所以能够在一声传膳令下,迅速被摆在桌子上,是因为御膳房早在半天之前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煨在火上等候着的……他还把皇帝用膳归结为四句话:“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

康熙每天都吃两顿饭,每餐只吃一个菜,多余的部分就赏给后宫的嫔妃和受宠爱的大臣,晚上是不吃饭的。对于水果和蔬菜之类的也只是稍微吃一点,康熙帝提倡节俭,当时宫中每年生活消费仅为明代的八分之一。乾隆帝的饮食生活讲究养生之道,一年四季早膳前都要先吃一碗冰糖炖燕窝。他还喜爱吃杂粮和蔬菜,乾隆帝的饮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的合理膳食,这也是乾隆能够健康长寿的原因。

如果觉得《清朝皇帝是怎么吃饭的(末代皇帝溥仪说出了真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