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清朝皇帝用膳只“早晚一次”(吃饭流程却很复杂)

2023-05-18 分类:养生资讯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活在世上并不是靠一口仙气,而是一口一口吃进去的粮食,从科学依据上来说,人体每天要摄入1200-1800卡路里,如果小于这个数值人体就会营养不良,古代生产力落后,很多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而皇帝从生下来不愁吃喝,甚至还因为太讲究吃有一套复杂的“吃饭程序”。

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都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随着社会的进步才学会定时定点吃饭,先秦时期中国人一天只吃两顿,早上4、5点吃早饭,下午4点吃晚饭,中间就算饿得咕咕叫也不能吃东西。

汉朝,社会逐渐稳定下来,农业也比以前更加发达,张骞从西域带来了番茄、菠菜、黄瓜、茄子、玉米、西瓜等食物,而且汉朝有了做饭用的铁锅和植物油,中国人可以吃的变多起来,就开始一日三餐。

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朝代,中国人不仅吃得起三餐还吃得起第四餐,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很多人跑到都城东京,他们没有地方住就侵占街道建造房屋,还在街边做起生意,使得东京街道到了晚上仍一片繁华。

宋朝以前历朝历代都实行宵禁制度,这样可以避免窃贼偷鸡摸狗和将领造反,可是东京的晚上越来越繁华,太宗、真宗两次强调宵禁都没禁成,仁宗只好顺势而为废除宵禁制度,宵禁制度废除之后,人们晚上也能在街上自由活动,活动久了难免会饿,一饿就容易吃第四餐宵夜,那时候还有饭店提供外卖服务,就连高宗赵构、孝宗赵昚两位皇帝都点外卖吃一天中第四餐。

清朝,皇帝又恢复了一日两餐的习惯,这跟他们东北满人的文化习俗有关,清朝人以前住在寒冷的东北,食物没有南方丰盛,而且夜长昼短,到了晚上没有娱乐活动还不如早点吃完晚饭早点躺进热乎乎的被窝里,所以他们一天吃两顿,一顿在早上6-8点,一顿在中午1-2点,万一2点之后饿了就随便吃一点零食。

宋朝的高宗、孝宗两位皇帝还点外卖吃,显然对外面的食物很放心,清朝皇帝就谨慎多了,哪怕是御膳房的厨师做饭也怕被毒死,从而衍生一套“吃饭程序”。

传膳

清朝皇帝吃饭程序分为:传膳、进膳、用膳,传膳之前皇帝的饭菜由内务府负责的御膳房做好,管理事务大臣的需要用纸笔记下今天是哪个下人洗的菜,哪个下人切的菜,哪个厨师做的菜,每道菜都用哪只盘子装,等饭菜做好之后就把菜单交给皇上过目,皇上有不想吃的就用笔划掉。

据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所说,清朝皇帝一顿饭有120道菜,皇帝就算划掉一些剩下的也够摆三大桌,皇帝挑好菜之后,御前侍卫就叫人传膳,并记好皇帝是在哪个宫里、哪张桌椅板凳,用什么工具吃的。

进膳

宫女太监依次端着饭菜入场,皇帝开吃前有一位专门试菜的太监用银针验毒,以防宫里有人要加害皇上。

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贵金属,与硫接触会产生氧化反应表面附上一层黑色物资,古代毒药不丰富,砒霜是最常见的,而砒霜提纯技术这古代不发达,里面含有硫和硫化物能使验毒的银针变黑,试菜的太监为了双重保险,用银针验过毒之外还要亲自试吃,等他吃完没事才能拿给皇帝吃。

用膳

等试吃太监验完毒,饭菜都凉了一大半,皇上虽然是九五之尊都很少能吃到一口刚出炉的热乎菜,而且他就算特别喜欢吃某一道菜也不能超过三口,吃到第二口太监就会端下这盘菜,太监这么做是怕外面的人知道皇帝喜欢吃某道菜,之后往这道菜里面下毒。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晚清国力衰退,道光、咸丰几位皇帝为了避免浪费都减少每天吃的饭菜,到慈安太后这已经从120道菜减到24道,可是等慈安太后一死,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口服又把菜量恢复到清初的120道,清朝最后一个太监总管小德张曾回忆,慈禧一天的生活费要用掉4万两银子!

4万两银子对于慈禧来说不算什么,可要是换成食物,够全北京老百姓吃上一年,可是他们遇到一个不关心人间疾苦的太后,只能到菜市场捡烂菜叶子吃。

如果觉得《清朝皇帝用膳只“早晚一次”(吃饭流程却很复杂)》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