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师傅讲 太极拳身法练不好(全部秘密都在腰部 你了解吗)

2023-01-03 分类:养生资讯

我们有许多太极拳爱好者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总是感觉不得劲,无论怎么练,都感觉没有任何进步。那是为什么呢?那是没有正确认识“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也没有专门训练腰部。这节内容,我们来一起认识下腰在太极拳中的地位和作用。

腰部运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一、腰部起着承上启下、维持身体姿势和传导重力的中枢作用。

它把上体和下肢两部分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是比较集中地反映身法技巧的关键。它对带动和调整全身动作的变化、重心的稳定以及推动劲力到达肢体各部分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腰部一动,全身其他部位皆相适应,无有不动,形成上肢、下肢、躯干完整协调的运动。

上肢运转要求转腰旋脊,以腰带臂,腰领手随;下肢运转要求以腰带胯,以胯带腿,以腿带足。因此,套路中各个拳式正确手法和步法的变换,都必须依靠腰部不停地灵活运转来完成。同时,腰部还能运丹田之气到达四肢百骸,从而形成周身完整一气。

二、腰部起着蓄势发劲作用。

拳论曰:“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达于两膀,形于手指。”又说:“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劲法中也强调,以缩腰、拧腰配合蓄劲,以舒腰、转腰配合发劲。这既是太极拳的发劲特点,也是太极拳发劲时应遵循的一条规律。因此,太极拳八种劲法虽然都形于手、臂、肩、肘,但劲力源头均发自腰部。

例如掤劲,虽然“掤在两臂”,但主要靠腰与意气相配合发出的劲力掤架对方,并借机击之。捋劲,虽然“捋在掌中“,但主要靠转腰坐胯顺势将对方引至自己下盘一侧,化解和防御对方攻势。挤劲,虽然“挤在手背”,但主要靠腰椎后弓之解劲,手脚并进,合力向前挤击。按劲,先师们明确指出了“按在腰攻”,靠腰劲带动全身整劲,用双手向前按击对方。其他采、挒、肘、靠,也主要以腰腿劲为基础,加上内气的鼓荡,以全身的弹性劲、爆发力,快速准确地将对方弹岀。

这都充分说明腰是劲力之源。只要腰力运用得当,就可使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战胜对方。例如野马分鬃,不论左抱右分或右抱左分,腰部旋转、腰部发出的力量都起主要作用。同时,按腰送肩还可放长两臂,延长进攻距离,有利于击打对方。太极拳:全世界4亿人都在练习,看了他们才知道原因

三、虚实转换全靠腰的活动。

分虚实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而分清虚实主要靠腰部转动的灵活、敏捷和松沉。以两腿为例。腰部向左转动,身体重心落在左腿,成为主要支撑体重的腿,左腿就为实:右腿只起辅助支撑作用,就为虚。反之,腰部向右转动,身体重心落在右腿,成为主要支撑体重的腿,右腿就为实;左腿只起辅助支撑作用,就为虚。这样,两腿一虚一实地相互交替,自始至终伴随着整个套路动作的进行。由于分清了虚实,用力就能做到主次分明,有张有弛;区别对待,就能进退轻灵、松活,圆转自如;也便于以柔克刚,化解来力,身体基础稳固,经常处于中正安舒的状态。拳师演练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十分精彩,观众纷纷喝彩录像

四、 太极拳运动对腰部的基本要求

正确的腰部姿势,我们认为应是松活、正直、沉稳。拳论曰:”腰如车轮。”“腰如纛。”前者言其松活,后者言其正直。松活就是松腰松胯,使腰部肌肉自然放松,提高腰部活动的灵活性。正直就是腰部脊柱竖起、挺直,尽可能地减少腰弯,使腰弓的凹陷处舒直,“脊梁”与“尾闾”保持正直。沉稳就是塌腰,腰胯微微下坐,使气沉丹田,两足有力,下盘稳固,柔中带刚。显示出沉实的内劲。上肢旋绕不飘浮、不摇晃。

做到了上述这些,腰部姿势就会自然正确,就可达到“身形腰顶”“支撑八面”“腹内松静气腾然”的地步。如果腰部姿势不正,尾闾也必不能中正,既不雅观,且易为人所制。同时,神必不能贯顶,劲力也必然不能由腰脊而发,也做不到周身完整一气,四肢定会显得软弱无力。正如先师们所说:“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因此,歪斜、曲腰、扭臀等均在《内家拳十四禁忌》之列。

正确认识了腰部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的重要一步是如何训练腰部,我们接下来一课给大家讲授。欢迎持续关注。条件艰苦挡不住练太极的热情,太极拳爱好者坚持练习,功力日深

如果觉得《师傅讲 太极拳身法练不好(全部秘密都在腰部 你了解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