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朋友圈健康谣言大揭秘(快来看看你中招了吗)

2023-01-08 分类:养生资讯

要说朋友圈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什么样的资讯都能在这个土壤中生根发芽,不论是正确的还是虚假的。

大家频频转发到各自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中,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这边让许许多多的谣言有了“发展壮大”的便利条件。而在这些谣言里面有一类特别受到青睐,也特别容易传播,那就是健康养生类的谣言。

腾讯公司和中山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共同发布的“谣言治理报告”指出,健康养生类的话题一直是谣言重灾区,超过一半的谣言涉及健康养生和食品安全。就以2019年上半年刷爆朋友圈的十大谣言为例:

1、滴血验亲有科学依据。

2、“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3、醋、红酒、鱼油能软化血管。

4、鸡蛋生吃会更有营养。

5、含有抗生素的肉不能吃。

6、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

7、蚊子最喜欢O型血。

8、看绿色能保护视力。

9、喝水垢较多的水易患结石。

10、“饥饿疗法”能把癌细胞饿死。

注:上述10条均为谣言,说法是不正确或者使不准确的。但从上述谣言可以看出,健康养生类谣言有多受“欢迎”。

谣言的“轻重缓急”

当然,即便都是谣言,但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有些谣言虽然会让人在某些方面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但是说到底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限。就比如上述的“看绿色能保护视力”这样一则谣言,正确说法是绿色只是不太刺眼,并没有保护视力的作用。而即使人们相信了这则谣言,这对我们眼睛造成的危害也有限。

但是其中绝大部分的谣言都是很“危险”的。比如之前的一则谣言,说是果核煮水能够根治糖尿病。而且这则谣言说的还十分详细,说准备木瓜子、荔枝核、元肉骨若干,煎服两大碗,中午、晚上各服一碗,连服20副,大多数病人的血糖值都能恢复正常。这让很多糖尿病患者信以为真,结果最后加剧了病情的进展。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谣言的性质息息相关。谣言的性质,尤其是朋友群谣言的性质就是为了流量。而为了更好地获取流量,制造恐惧无疑是最佳途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为什么健康养生类的谣言较多,因为这会引起人们的恐惧。

健康类谣言的特点

1、喜欢围绕癌症等人们恐惧的重大疾病展开。根据统计,近1/3的健康养生类谣言涉及癌症,捏造癌症吸引读者,或拿防癌抗癌来做文章。

2、喜欢用绝对化的语气或者数字来下定论。比如谣言喜欢用“100%”,中山大学去年的一项统计发现,有超过27%的谣言都使用100%、第一等绝对性数字。而这些数据看似公正客观,实则无权威出处,毫无可信度可言。

3、喜欢以权威的身份发言。许多谣言通常都假借专家身份,用专业术语精心包装,使这些谣言看起来头头是道,进而说服读者相信它们。

而这些特点就造成了现在朋友群和微信群里谣言泛滥的事实。因为光靠那一部分带有营销等商业目的的“谣言制造者们”进行传播,是远远无法造成这样的一种局面。其中绝大部分传播谣言的都是一些相信了这些谣言不以欺骗为目的的而善意转发的人群。而这些人群的转发也会带动更多的人转发,这样一个“庞大”的谣言传播体系就完成了。

分辨“谣言”

因此,想要分辨谣言也要从自身方面入手,一是查看信息是否为老铁,健康谣言往往具有重复传播的特点,一些陈年旧帖往往在改头换面后被再次传播。另一个方法是查看信息来源和出处,哪些证据来源不明、穿插广告、专业性不强、数据不客观的信息,基本可判定为谣言。

退一步讲,即便我们无法确认信息的准确性,也不能做信息的传播者。也就是说当您不能确认信息的真伪时,最好不要贸贸然进行转发。不然很有可能您就做了谣言的帮凶。

如果觉得《朋友圈健康谣言大揭秘(快来看看你中招了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