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重阳节后“秋燥”明显(养生有讲究)

2023-01-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重阳节,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

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恰逢秋冬交换的季节,此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养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发展。

一.饮食

由于“秋燥”的影响,特别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调节。

预防秋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摄入过于油腻、甘甜、辛辣的食物。

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番薯、玉米、青菜、蜂蜜、黑木耳、银耳、百合、橄榄、核桃、芝麻、红枣等。

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如香蕉、梨、柿子、葡萄等。

二.运动

秋高气爽,是锻炼的好时机,秋季是收养的季节,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和身体状态,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散步,打太极。

重阳佳节有登高望远的习俗,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平时适量的登高,不仅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舒缓郁闷情绪的作用。

三.睡眠

秋季养生应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所以,秋季的最佳睡眠时间为:23:00-01:00入睡,早晨05:00-06:00起床,睡眠质量最佳。

老年人还要讲究睡眠姿势,睡时身子稍微弯曲并向右侧较为舒适,这样既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又不压迫心脏,使心、肺、肝、肠胃都处于自然状态。

当然,适当的午睡也是必不可少的。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能让大脑和全身系统得以休息,有助于人们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心肌梗塞。

四.护理

重阳节前后,一天当中温差变化很大,早晚凉、中午偏热,所以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增强体质,防止感冒。添衣不宜过多,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准。秋冬过渡时节,不仅出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在家也要随时预防感冒。我们可以用冷水洗脸以加强自身的抗寒能力;勤晒被褥紫外线杀菌;多喝热水促进新陈代谢;多吃御寒食物生热。

秋季里可以通过洗澡来促进血液循环,使肺与皮毛气血流通。一般秋季洗浴的水温可控制在20°C~30°C,在沐浴前先喝一杯淡盐开水,洗浴时不要过分揉搓,以浸浴为主,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

五.精神

“自古逢秋悲寂寥”,好像到秋季,想到的心情就和“悲”联系在一起。重阳节后,气候渐冷,曰照减少,风起叶落,常在-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此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老年人最易诱发颓废悲伤、烦闷抑郁情绪,可广交朋友结伴郊游、聊天、聚会、和家人谈天说地或到公园散散步,或是养花种植、下棋垂钓等,都是有益于修身养性、调整心态的好方法。

如果觉得《重阳节后“秋燥”明显(养生有讲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