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这次疫情助推公筷 公勺制(分餐制曾经是古人的饮食习惯)

2023-01-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3月在9日,北京烹饪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发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议书》,号召全市餐饮行业推行公筷公勺行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倡议书》指出:餐饮服务要配备公筷公勺,有条件的企业可定制带有“公”字标识的公筷公勺;根据餐桌规格、用餐人数、菜品类型等,摆放相应的公筷公勺;火锅等必须在餐桌熟制的餐饮服务,应提供专用“生料公筷”;自助餐厅或由消费者自行取餐的餐厅,配置与菜品相对应的公筷公勺;有条件的餐厅应积极推行分餐制等。

公筷行动和分餐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以前也曾经被人们倡议使用,都被人们强大的生活惯性淹没了,但是都没有这一次受到重视。

在经历了这次新型肺炎疫情后,我们的生活方式会产生巨大的改变,人们也会更容易接受这些改变,毕竟这次疫情给人们带来的记忆太深刻了。

中国人在宋朝以前都是实行分餐制的,这些在古人留下的图画中可以得到证明。

现在流行的合餐制是从宋朝开始流传的,宋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转折点,很多不养生的生活方式开始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关注我,看我写的其他文章。

中国人从有历史记录以来吃饭就是分餐制,《周礼》里面有关于吃饭的礼仪,现在的“宴席”两个字就是来自古人的饮食习惯。以前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坐,讲究一点的铺上筵席,《周礼·司几筵》有这样的文字:“铺陈曰筵,籍之曰席”。区别就是“筵长席短,筵大席小,筵铺地下,上放席子”,时间长了,“筵席”二字逐渐演变成了宴席。

孔子在《论语· 乡党》里有这样一段话:“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证明孔子吃饭实行的是分餐制,一个人一个桌子,不然也不能先正席。如果是两个人一起吃饭,也不可能让别人起来先把席放正再让别人再坐下。

在《史记》中描写的“鸿门宴”,透露出鸿门宴实行的是分餐制。在宴会上,项王、项伯坐向东,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5人一人一案。

西方人吃西餐都是分餐制,有的人就说还是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更文明,把这作为西方文化更先进的标志。

中国的文化一直都是养生的文化,但是存在文化的断层,很多养生的文化和思想被后人淡化了。

2000多年历史的儒家文化也沾染了太多腐朽的东西。儒家思想逐渐脱离孔子思想的过程,也是儒家逐渐暮落的过程。

宋朝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分水岭的朝代,很多的不养生的生活方式进入社会。女子缠足在宋朝大面积流行,缠足也是腐朽的封建礼教的代表。

在宋朝还流行赛嫁妆,在宋朝以前,娘家给女儿装备嫁妆也是尽力而为。而到了宋朝人们开始追求奢侈的嫁妆,士大夫之间甚至出现了相互攀比的现象。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不能免俗,苏辙在为女儿置办嫁妆的时候,卖了曾经购置的一块好地,得了9400贯给女儿做嫁妆。苏辙私下里写日记时还是写下了"破家嫁女"四个字。

看到这里感觉宋朝嫁女儿和现在的印度有些相似,这些都是儒家思想堕落的标志。

如果孔子生活在宋朝,他一定会去阻止这些不养生的社会风气。可惜宋朝的程朱理学并没有振兴孔子的思想,甚至加速了儒家思想的堕落。

儒家文化的没落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西方文明超越了中华文明,这只是暂时的,当中华文化重新复兴之时,必将重新踏上世界文化的顶峰。

这次疫情对恢复我们的养生文化也是一件好事,平时人们可能还没有感觉到古人的养生文化有多么重要,只有当我们在遇到疫情的危害之后才更能理解古人的智慧。

这次疫情对复兴中华文化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抓住这次机会。

北京烹饪协会做的很好,走在了前面。

如果觉得《这次疫情助推公筷 公勺制(分餐制曾经是古人的饮食习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