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国人从每道菜加味精 变成“不吃味精”(为什么变化这么快)

2023-01-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8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味精曾几何时是我们父母一辈做饭特别爱放的一种调料,做菜炒菜她们都喜欢放一些,觉得特别鲜美。但是到了今天呢,很多人对味精的评价又很差,认为味精是化学物质,吃了就会变傻。其实味精有这么反转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中国人对味精的态度也变得太快了一些吧。人们为什么这么快就不敢吃味精了?

其实味精这东西最早是德国的化学家从小麦蛋白质里分解出来的一种鲜味儿的物质,它的名字也起得不错,叫做谷酸钠。后来日本的大学教授也从海带中提取了谷氨酸,而且发现这种味道能够让菜品味道更香,名字起得也是和讲究,叫做味之素。

其实味精的成分主要就是海带中的谷氨酸。这东西和鸡精也是好兄弟,鸡精里边并没做什么鸡肉,只是一些香料和核苷酸以及糖,味道比味精还浓。相信大家一定记得某鸡精的广告,是一家三口都拿着鸡精往菜锅里倒的镜头,十分经典。当时为了表达的是鸡精十分受欢迎,但如今注重养生和自然原生态的人们反而觉得十分恐怖,放的也太多了吧。

这主要的原因其实味精本身并不是关键因素,关键是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和几十年前人们上街打肉都喜欢要肥肉一样,如今人们喜欢的是脂肪少更健康的瘦肉。

当然了味精本身的做用依旧是提鲜的,但是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高了,本身食材的味道就很香,不需要太多的调味了。只有煲汤或者做肉的时候才加一些味浓的调料。这叫做少油少盐的新健康生活。

但是如果因为所谓的少盐就不放味精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味精自己也很无助啊。人家本身多了一点盐,就被看成了洪水猛兽了。其实它本身就是一个看口味添加的东西,大家对它的拒绝其实也是过头了。如果想吃少盐的食品少放盐就可以了,调料是可以放得,不过注意量的大小就可以了。

味精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不过在做汤的时候味精的确又做了贡献,本来火候不够的汤用了味精就更香了,对于做汤的大厨来说也是一种打击。这样一来不会好好做汤的人就更多了。但虽然如此,注意克制地使用味精就可以了,也不必见到味精就避而远之了。

如果觉得《中国人从每道菜加味精 变成“不吃味精”(为什么变化这么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