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2023-02-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01

嵇康,他除了有曹魏著名文士,“竹林七贤”核心人物,“魏晋风度”的标签附体外,还有诗人、音乐家、哲学家、铁匠、美男子等头衔。

生于公元224年的他,因为父亲早逝,自幼便由母亲和哥哥教养大,《晋书·嵇康传》说: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少年的嵇康天赋异禀,聪慧异常,大约在嵇康18岁那年,因哥哥嵇喜以“秀才”的身份从军,在哥哥的动员下,举家北迁,在山阳城外筑庐而居。

嵇康很喜欢这个地方,平日里,他潜心学习,主要时间用于看书写作,偶尔放松自己时,就在优美风景中走走,寄情于山水之间。

更开心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多位好友。

他们聚在嵇康家的竹林里,谈玄论道,吟诗作赋,纵酒高歌。

如此自由、洒脱、神仙般的日子,正是他平生所求,一世所愿。

就这样过了五六年的时间,因为一个小机缘,嵇康来到了京师洛阳。此时他已经写完《养生论》、《答难养生论》等篇幅,在河内小有名气。

“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说的就是他。

到了洛阳,因出众的样貌、非凡的气质、机智的谈吐、犀利的文笔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后来在魏晋清谈第一人何晏的介绍下,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成了曹魏宗室的姻亲,也因此任了一个闲职——中散大夫。

不过嵇康对做官这件事,从来都不上心。

02

所谓“风水轮流转”,后来司马家族攫取了曹魏政权,成立了西晋王朝。

晋王司马昭以“儒家名教”治理天下,废了曹王,剪灭异己,拉拢名士,壮大自己的权势。

嵇康有才,世人皆知。司马昭想礼聘他入朝为官,但嵇康最宁可在洛阳城外打铁,也不愿服从司马昭,最终隐居了起来。

知道这个消息后,天下最高统治者司马昭无法容忍,他对嵇康又爱又恨,爱他的才华风仪名气,恨他的不识时务不肯就范。

于是司马昭决定:一定要把这样人制服了,否则司马氏还怎么统治天下的文人?

公元263年,好友吕安的妻子被他的兄长吕巽欺辱,吕巽反向司马昭控告吕安不孝,那时,不孝就是死罪。

吕安被冤下狱,嵇康念及友情,果断为其作证,也被连带入狱。

曾经被嵇康冷落的小人钟会同司马昭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03

那是一个烈日高照的正午,在洛阳东市的刑场上,嵇康身戴木枷,长发披肩,着一袭白色长袍,脚下是厚厚的木屐,走动声响清脆,平步生风。

他面无惧色,昂首挺胸地走上了断头台,俯望着底下黑压压一片人群。

突然,他听到了喧闹声,原来那是3000名太学生前来请愿,希望朝廷赦免嵇康。

《晋书》上有记载,这天,围观的群众超过一万人,其中名士数百,官员数百,族人数百,太学生三千......

哥哥嵇喜抱着他最爱的古琴,挤在人群的最前面。

此时,身材伟岸的嵇康抬起头来,眼睛眯成一道缝,他看了看太阳,对身边的官员说,行刑的时间还没到,让我弹一个曲子吧。这时,哥哥嵇喜立即跑上前,把琴递了上去。

琴很快在刑场的高台上安放好,嵇康坐在琴前,对围观的太学生和民众说:“请让我弹一曲《广陵散》,这是多年前一个自称古人的人在半夜里交给我的,万般嘱咐我不要传给别人。后来有个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得到了这个消息,几次来求我传授给他,我都没有答应。今天在这里,《广陵散》与我一样,结束生命。”

这一天,嵇康39岁。

如果觉得《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