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这些问题都是“堵”出来的 3个疏通法(让全身轻松)

2023-05-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是联系脏腑、体表以及全身各部位的纽带,并负责将气血输布到全身各处。

只有保持全身经络正常贯通,人体各部分机能方可达到协调平衡。

一旦经络不通,气机运行不畅,经络无法发挥正常的调控作用,易使人体阴阳失衡、气血逆乱,各种身体问题也会随之产生。

那么,哪些因素会造成经络瘀堵?

01、气堵了导致气郁

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始于郁”的说法。

由于气的推动与温煦、蒸腾与生发功能,血、食、津液才能运转代谢,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肌肉皮毛。

若肝郁气机不畅,全身气机疏泄失常,久之,气郁血瘀阻滞脉络,对机体健康不利——《类证治裁·郁证》里就有提到:“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伤血,终乃成劳。”

有学者在对气郁人群与相关易感疾病的研究中发现,气郁往往与失眠、不孕症、高血压、甲状腺肿瘤、脑卒中、子宫肌瘤、乳腺癌等疾病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因此,若发现自己经常容易感到闷闷不乐,爱胡思乱想,情绪低沉,常有胸闷、失眠、月经不调等情况,就需要警惕气郁给身体带来伤害,及时进行调节。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善解郁散结、疏肝理气,当不良情绪引起胸闷胁痛时,艾灸这个穴位能很好地缓解。穴位查询

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刺激募穴能有效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所以艾灸期门穴能起到疏肝郁、清肝火、宽胸理气等作用。

肝俞穴是肝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人体的背部属阳,刺激背俞穴能够提升脏腑的阳气,同时更好地宣通气血。

02、寒堵了导致寒凝

《素问·痹论》有言:“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寒为阴邪而主收引,其性凝滞,易伤阳气,使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血瘀,阻滞脉络。

寒凝筋脉,会引起局部肌肉收缩痉挛、经脉失养,从而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关节炎等痛证。

除此之外,各类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肺心病等,入秋后发病率渐高,也多因寒而复发加重。

在刚刚过去的夏季,许多人都有过度吹空调、用凉水洗澡、吃冷饮等贪凉行为,造成寒气在内腑瘀滞,等到秋冬就容易爆发各种健康问题。

《素问·调经论》说:“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

因寒导致的经络瘀堵、气血不畅,可以借助艾灸的温热、温通来解决。

大椎穴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故能温通诸阳、解表散寒,常灸能预防感冒,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肩颈疼痛等不适。穴位查询

膏肓穴是祛寒湿的要穴,艾灸这个穴位能起到扶阳固卫、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让身体更强健。

至阳穴是督脉上的穴位,除了有激发全身阳气、温化阴寒之功,还有较好的强心作用,有助于缓解心慌、心悸症状。

03、湿堵了导致痰饮

在正常情况下,脾能够把进入人体的水液进行运化,进而发挥滋润、濡养全身的作用;并将多余的水液运输到排泄器官,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但是如果水液代谢出现障碍,就会生湿,湿气在体内积聚,日久会形成痰饮。

饮停部位常在肺胃、肠道、胸胁等,所以可见咳嗽痰多、腹痛腹泻、胸闷气喘等症状。

临床上发现,痰湿还常与高血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老年痴呆等病证相关。

根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祛除体内水湿痰饮,可选取水分穴、丰隆穴、阴陵泉进行艾灸。穴位查询

水分穴位于上腹部,善于改善水肿、小便不利等水湿停聚的问题。

丰隆穴有“祛痰第一穴”之称,常配伍阴陵泉同用,能加强清除体内多余水湿,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痰湿自化,气血得畅。

经络在机体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经络通畅才是养生之本,通过艾灸的方法,在适当的穴位给予适量的刺激,激发出经络本身的感传功能,从而调节机体的平衡,使之向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方向转化。

只有经络通了、气血足了,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如果觉得《这些问题都是“堵”出来的 3个疏通法(让全身轻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