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理学:如果你自己都不快乐(还谈什么养个快乐的孩子)

2023-05-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9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千万不要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小可爱们懂事的程度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甚至对于一些关系和道理他们要比成年人更加清醒。

父母善于用冷战解决问题,孩子也会将冷战当作武器。

父母常通过吵骂处理争端,孩子就会将吵骂视作常态。

他们不是不想好好处理,而是类似事情发生时,他们脑海中第一时间涌现的,就是父母先前的处理方式。

他们在原生家庭中画地成牢,原生家庭教育了他们的同时,也摧毁了他们。

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

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自己在不自觉中,或多或少受到童年的影响。

它可能体现在亲密关系中,比如:强势、易燥易怒、缺乏安全感、挑剔;

也可能在人际互动中,比如过于焦虑、要求完美、生怕自己搞砸、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

原生家庭的刺,要多扎心有多扎心。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

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

在她小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

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

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

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

许多人都试图反抗自己过去家庭的传统,但实际上还是无意识地被传统束缚。

不能否认的是,原生家庭的养育环境,可能使我们更容易遭遇一些特定经历。

人们经常说“吸渣体质”,其实就是说频繁或长期在一段被虐的、不健康的关系中出不来的人,可能有一些原生家庭遗留下的问题没有得到修通,无意识的投身于痛苦的依恋关系中。

举个例子来说,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所霸凌、和成为霸凌者的经历都是少见的;

痴迷型依恋的孩子被霸凌的情况较多,而在霸凌他人的孩子中,回避-冷漠型依恋风格的更多。

有时候也不是我们被随机地抛到某个环境或经历中,我们也在“选择”我们的环境和经历。

张爱玲冷漠孤傲、敏感怪癖、我行我素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使她的人生充满了的悲凉和无奈。

婚姻不幸,一生不敢要孩子,老年独居,死在异乡,无一人在身边。

张爱玲和母亲之间纠缠关系的结局。张爱玲的母亲在英国临终前非常想见在美国的张爱玲一面。

而张爱玲只是寄了一张支票,也没去见母亲最后一面。

原生家庭,影响了一位奇女子的一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为人处世的方式、看问题的角度、所获得的社会资源等都与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

家庭即宿命,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非宿命论)

家庭中有一位过度严厉的父亲

中国文化说,严父慈母,这是对父亲功能的限制,因为父亲也可以很温柔的。

理想化的一个父亲,是这样一个状态,他跟他人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但是他也有温柔的能力。

很多父亲,他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所以他需要用过度严厉来伪装得像一个男人。

实际上是掩盖自己没有长大的这一部分。

如果大家想像一下,青春期的男孩,在他喜欢的女孩儿面前如何的装模作样,你就可以理解已经有了儿女的男人,在孩子们面前那么严肃,是在干什么。

家庭中有一位过分唠叨的妈妈

妈妈对家庭的事过分控制,有可能指责,有可能唠叨,总是对孩子说很多话,这样实际上就是在通过她的嘴巴满足她的幸福。

——简单说,这个妈妈还停留在“口欲期”。

一个到了妈妈级别的人,那么多的攻击性和情绪都是通过嘴巴说出来,这就说明她正在用她的嘴巴对她的老公和孩子施虐,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其实非常常见。

如果以上两点画面化一下,可以想象,一个家庭,爸爸是在装模作样地严肃,妈妈在唠叨,孩子就在那备受虐待。

原生家庭创伤给人带来的痛苦有很多层。

第一层是创伤本身带来的巨大痛苦。

没有类似经历的人往往不能理解。

所以不少好心的人会劝你少想少说,忘记痛苦;甚至有一些人会评判你。

第二层就是这种不被他人理解共情,甚至被否认评判的痛苦。

在社会的孝道价值观中,受伤者会自我怀疑,觉得是不是自己太矫情,不能完全牺牲自己,不够孝顺。

第三层就是自我评判,愧疚的痛苦。

无从倾诉,无人承认,伤口洒盐,这些使我们痛上加痛,伤上加伤,严重的可能造成二次创伤。

什么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好?

一位父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

一位母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

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

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

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细胞结合而来,因此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都希望爸妈是结合的。

在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个案时,我们常常会要求父母也来做心理咨询。

在跟父母解释必要性的时候,他们都会觉得:有问题的是孩子,为什么家长要做心理咨询?

很多父母,一问到育儿的问题,都是跟“怎么做”有关。

如果父母人格不健康,就算有一本关于“怎么做”的书,全部按照书上说的做,还是会制造出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而人格健康的父母,根本不需要“怎么做”的书,就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孩子之所以会有“问题”,跟家庭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人不能脱离社会生存一样,孩子出现“问题”时,基本上都可以从家庭找到原因,孩子承担了家庭关系不正常的“责任”,表现形式就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行为及心理问题。

孩子在心理产生暗伤,这暗伤就像一颗杂草,随着孩子长大成年,会以一种隐秘无形的方式,侵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婚姻、事业、人际关系等都会造成缺陷,损伤和障碍。

你甚至无法把这些缺陷和父母联系起来,首先在认知上,你可能不知道有这种联系,其次在情感上,会不情愿做这种关联。

而修复这些暗伤最好的方式,就是直面内心的痛苦,克服面对父母的恐惧,从父母那里,重新找回成年人该有的权利和尊严。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这不是孩子的错,是父母在偷懒,不愿意多花点时间去了解事情,理解孩子。

有爱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能理解爱,而且会得到很多爱。因为被爱,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还会毫不吝啬地付出爱。

贾静雯在《妈妈是超人》中曾分享过这样一段话:

你教的把爱说出来,你给的翅膀和铠甲,有一天会带着它们,去追逐五彩的梦。

你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无论遇见什么挫折,都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被联结,不是被纠正。

作为孩子,不用一味地沉浸在原生家庭的怨恨中,正如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玉的自白:“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也可以选择放下”。

愿你最后都能走出原生家庭的怪圈,愿每一个父母都能从学会给孩子道歉开始,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重视和温暖的爱。

相爱的父母,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

有爱的家庭氛围,会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生活再苦,让我们依然笑着爱它。

原生家庭,是枷锁,也是疗愈。

我们的服务

心理咨询 情感咨询

催眠疗愈 身心成长

企业内训 心灵沙龙

自由书写训练营

在生活中修行,做回真实的自我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如果觉得《心理学:如果你自己都不快乐(还谈什么养个快乐的孩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