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一种体质一种养法 9种体质人群(看看你是哪一种)

2023-05-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5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来源:一分钟健康养生

进补之前,先明体质,否则就可能南辕北辙,越补越错。

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将中国人的体质分为9种,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气郁质。

你是什么体质?该如何调理进补? 一起来对照看看(不妨留言说说,你是哪种体质~)

指导专家

彭康(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

温馨提醒:体质只是一个基础判断,只能作为生活饮食作息的大概指导,而不能作为辨识疾病的根据或者治病的指征。

平和质

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神、色、形、态皆好。

1

体质分析

外在表现:体态适中,面色唇色红润,目光有神,头发稠密有光泽。精力充沛,耐受寒热,吃得好睡得香。

性格特征: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较少生病。

2

调理原则:中庸之道

食疗法:只需顺应四季进补,春升补、夏清补、秋平补、冬温补。

运动法: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

提醒:一切只需维持正常。

气虚质

元气不足,而显得气息低弱。

1

体质分析

外在表现:形体消瘦或虚胖,肌肉松软、脸色萎黄或淡白。体力差,一活动就虚汗大出、气喘吁吁、疲乏无力。站起时容易晕眩。消化无力,只吃一点便腹胀。喜欢安静、懒得说话,说话时声细如蚊、底气不足。

性格特征:内向,反应迟钝、冷淡,不爱冒险。

发病倾向:不适应季节变化,不耐寒,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疲劳综合征等疾病,或患病后康复慢。

男女有别:男性性功能较弱,女性则月经量少且色偏淡、白带多而稀薄。

2

调理原则:补气为主

食疗法:可用黄芪泡茶,每天早上嚼一把枸杞子,每天吃七颗红枣等,此外北芪、党参、西洋参、茯苓、山药、豆类、栗子、香菇等都是益气的食物。少吃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运动法:选择较柔缓的运动,如气功、瑜伽、太极、慢跑、散步等。运动适量,循序渐进,切忌过度以免伤了元气。

穴位保健:按摩足三里穴。

提醒:补气就要多睡觉。注意保暖,尤其在运动出汗后不要马上脱衣吹风。

阳虚质

阳气不足,生命之火不够旺盛,不能抵抗外界寒冷,以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1

体质分析

外在表现:体型白胖,肌肉松软不实。怕冷,尤其是腹、颈背、腰膝部,总是穿得比别人多,手脚发凉。喜欢热乎乎的食物,一吃凉的胃就不舒服。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甚至在凌晨出现腹泻。精力较弱,睡眠较多。

性格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不适应寒冷潮湿气候,易患慢性胃肠道疾病、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

男女有别:男性性功能减弱,精子量少、活力弱;女性月经量少、痛经甚至闭经,有部分可能引起不孕。

2

调理原则:温阳补气

食疗法:多吃甘温益气之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狗肉、羊肉,还可以喝点酒。少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如黄瓜、柿子、雪梨、莲藕等,少饮绿茶。

运动法:进行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穴位保健:按摩或艾灸气海、关元、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如果经常吃冷胃痛、腹部胀满,可加灸中脘穴;经常拉稀,加天枢穴。每个穴位灸烤5~10分钟。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冬天常泡脚。

提醒:多晒太阳(百会穴)。秋冬注意保暖,尤其腹、颈肩背、腰膝部等部位。

阴虚质

体内津液、精血亏少,滋养濡润功能减退,导致阴阳不平衡,出现“阴虚火旺”。

1

体质分析

外在表现:看似健康,眼睛有神、声音洪亮、能吃能喝,却体型消瘦,面颊和唇色偏红,皮肤和头发干燥无光泽。手脚心发热冒汗、口干舌燥,尤其午休或晚上睡觉时手脚心还常出现“盗汗”。小便黄、大便硬,常便秘。

性格特征:外向好动、聪明伶俐,做事有雄心,但较急躁、敏感、多疑、易激动,以致难坚持完成一件事。

发病倾向:失眠、高血压、红斑狼疮,秋季易染“秋燥”。

男女有别:男性性功能亢进、遗精;女性经血不足、量少,月经提前。

2

调理原则:滋润为主

食疗法:多吃甘凉滋润之物,如木耳、银耳、雪梨、北芪、百合、淮山等,而火锅、烧烤煎炸食物、羊肉、狗肉、虾、韭菜、辣椒、姜、葱、蒜、瓜子等性温燥烈之物只会让阴虚者“火上加火”。

运动法:可做强度稍大的运动,但也不宜大汗淋漓,最好及时补水。

提醒: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夜晚又是养阴的好时节。不熬夜,睡好觉,保持一定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房事伤精耗液不宜多。不适合洗桑拿、泡温泉。

湿热质

体内痰湿内盛,久而化火,煎灼津液,以湿重和热盛为主要特征。

1

体质分析

外在表现:总是“油光满面”,尤其“T部”、额头“油灾”泛滥,容易长痘痘、皮肤发痒。头发油腻易脱发。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糊不清爽,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

性格特征:外向活泼,易心烦气躁。

发病倾向:皮肤病,如暗疮、湿疹、牛皮癣等,夏天高发。

男女有别:“湿热下出”,男女皆易患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男性易患阴囊湿疹,女性则白带多、有异味、色偏黄。

2

调理原则:清热化湿

食疗法:多吃清热化湿之物,如杏仁、莲子、竹叶、生薏仁、茯苓、瓜类、马齿苋、莲藕等;不宜吃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火锅、烧烤煎炸食物、羊肉、狗肉、虾、韭菜、辣椒、姜、葱、蒜、瓜子等。

运动法: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等,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

提醒:嗜烟好酒可积热生湿,须力戒烟酒。

痰湿质

水液内停,就像河流水流缓慢、无法蒸腾,只能变成黏滞重浊的湿、瘀、痰在体内堆积。

1

体质分析

外在表现:形体虚胖、腹部肥满松软,大腹便便。易脱发,头皮油腻瘙痒。眼睛浮肿,面部黏腻多汗。舌苔厚腻、口中黏腻、痰较多,总觉得咽喉部有痰堵着。爱吃甜食、肉食,不爱运动,嗜睡但仍易感困倦。

性格特征:温和、稳重、善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

男女有别:男性代谢性疾病较多,女性则容易不孕,或因肥胖引起内分泌失调。

2

调理原则:化痰祛湿

食疗法:如白术、黄芪、荷叶、橘红、生蒲黄、生大黄、鸡内金等皆有助于化痰去湿。另外还应清淡饮食,少食甜、黏、肥腻的食物,如巧克力、蛋糕、月饼、肥肉、海参、老火汤等。

运动法:多进行户外运动,尤其要做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适当出汗,强化机体代谢。运动时间最好在14:00~16:00阳气极盛之时。

提醒:不要过于安逸,贪恋床榻。外出时衣着应透气散湿,还可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

血瘀质

体内血液运行不畅,就像河道不纯洁,淤泥淤积。

1

体质分析

外在表现:面色和唇色偏晦暗,两颧有细微红丝,易有黑眼圈和褐斑。不小心碰一下就瘀青、流血,甚至莫名出现青紫瘀斑。眼睛经常有红血丝,刷牙时牙龈易出血。总觉得下肢沉重、浑身疼痛,有时还感到胸闷、头昏眼花。

性格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心绞痛等)、肿瘤、下肢静脉曲张等。

男女有别:男性易犯心脑血管疾病,女性多有痛经,月经量少而带血块,周期也受影响。

2

调理原则:活血化瘀

食疗法:当归、红花、益母草、山楂、红糖等都可活血化瘀。非饮酒禁忌者还可喝点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少吃肥肉等滋腻食物。

运动法:步行、太极拳、舞蹈。

提醒:不可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血行不畅。若运动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恶心眩晕、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特禀质

一种特殊的身体禀赋,先天因素决定。

1

体质分析

外在表现: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对药物、尘螨、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皮肤容易起荨麻疹,常因为过敏出现紫红色斑点、瘀斑,经常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

发病倾向: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等。对环境、季节变化适应能力差。

2

调理原则:避免“过敏源”

食疗法:了解自己的“过敏源”并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海鲜、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

运动法:运动可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但春天或季节交替时不宜长时间在室外活动,否则易过敏。

提醒: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常洗,室内装修后不要立即搬入,最好放上一段时间。

气郁质

长期情志不畅导致的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1

体质分析

外在表现:较瘦削,食欲不振。常唉声叹气、闷闷不乐,多愁善感、动不动就哭,易心慌、失眠。

性格特征:忧郁脆弱,敏感多疑,易紧张,易被激怒。

发病倾向:易患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

男女有别:男性常有睡眠障碍,血压波动大;女性则乳房胀痛、内分泌失调。

2

调理原则:疏肝行气、解郁散结

食疗法:长期气郁将影响心肺肝脾功能,可吃些荞麦、高粱、蘑菇、豆豉、柑橘、萝卜、洋葱、苦瓜、丝瓜、菊花、玫瑰花、海带等有利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

运动法:户外活动,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如果觉得《一种体质一种养法 9种体质人群(看看你是哪一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