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放风筝:春分节气最好的养生方式

2023-05-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外《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也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思,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和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到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是草木生长萌芽期。特别是春分前后,温度变化明显,气候干燥,极易引起各种病症。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导致体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的出现,即有些元素的积累超标,有些元素含量不足致使出现早衰或疾病的发生。《素问·四季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就是《内经》对于春季养生之道,如果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就要损伤肝气,到了夏天,就会导致寒性病的发生,对于夏季的适应性就会减弱。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还要坚持适当的锻炼,按时睡眠,有目的的进行调养。在此节气的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适当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1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食后容易损伤脾胃,从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因搭配一些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

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中国有句古话“鸢者长寿”,意思就是说,经常放风筝的人寿命长。制作一个绚丽多彩,新颖别致的风筝,对于自己也是一种创造,当人们眺望着自己的作品,摇曳万里晴空时,神态专注,内心会感到非常欣慰,这种精神状态,对于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功能非常强,促进了人体组织,脏器生理功能的调整和健全。双目凝视于蓝天白云之上的飞鸢,荣辱皆忘,杂念俱无,与保健气功的作用异曲同工,其效应符合传统医学的修身养性之道。

在风和日丽的大自然中,放风筝也是最好的日光浴,新鲜空气浴,跑跑停停的肢体活动可以增强心肺的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改善体质,此外,放风筝的群体性很强,以风筝会友,妙语连珠,破闷解难,精神愉快,“笑一笑,十年少”也是放风筝的人长寿的原因之一。

如果觉得《放风筝:春分节气最好的养生方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