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多措并举(滨州市中医医院发挥中医优势服务群众健康)

2023-05-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近年来,滨州市中医医院秉承“诚信、友善、创新、卓越”的院训精神,坚持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励精图治,结出了累累硕果,各项医疗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可喜成就。

2018年,滨州市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并通过“2017年度山东省健康促进医院”的验收;获得了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医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实现滨州中医药大突破

2018年10月17日至19日,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要求,组织专家组一行9人莅临滨州市中医医院,分成管理组、党建组、临床组、重点专科组、药事组、护理组、医技组、院感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人员访谈、操作考核、抽查病历等方式,对医院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和评审。经过专家们的严格考核和综合评分,滨州市中医医院终于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被确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实现了滨州市中医药事业的历史性突破。

医院科室建设趋于完善,2018年,医院成立了眼科,开展了睡眠专科工作。借助内分泌科筹备建成眩晕医学科,并加入“全国眩晕医学专科联盟”。同年急诊科正式开诊,已与120指挥中心联网实现急诊急救的联动。滨州市中医医院与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医学影像、病理学等学科联盟联动机制,实现医学影像、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医院学科建设的体系日趋完善。

启动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2018年,滨州市中医医院启动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与北京知名专家团队合作创建翁维良、林兰、刘绍武、杨宇飞等4个“国家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立心脑血管病康复、内分泌、肿瘤、类风湿病等4个疾病诊疗中心,现已有18名骨干拜师全国名中医翁维良教授、林兰教授、杨宇飞教授、苏庆民教授、丁全茂教授、黄涛教授、倪青教授,为健康滨州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去年2月,经省中医药管理局审批,滨州市中医医院成立苏萍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去年11月,工作室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中期检查,力争将苏萍名老中医工作室打造成滨州市中医传承工作室的标杆。

骨科手术机器人与外科手术无缝对接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

持续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医院投资1410万元购置医疗设备130余件,融资2890万元购置了骨科手术机器人、体检设备,逐步满足了患者的就医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持续开展。2018年,医院继续以“创新型科室”建设项目释放科室发展活力,激励科室创新诊疗技术,医院创新开展的包括眩晕治疗、睡眠监测等新技术、新项目共计26项。特别是,医院借助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腰椎椎间孔镜手术等微创手术共6例,实现了骨科手术机器人与临床外科手术的无缝对接。

弘扬救死扶伤精神,致敬最美健康卫士。去年8月,医院圆满完成“首届中国医师节”百名医师宣誓、走访慰问医师、科技成果展示、表彰“十佳医生”“十佳护士”“十佳医技药剂师”及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等活动,创作了诗歌《传承国粹,不负岐黄》,并代表医院在全市医师节颁奖典礼上展示,深获同行好评。在滨州市首个中国医师节颁奖典礼上,滨州市中医医院王振国、高佩华、吕振军、胡平安、秦翠梅、马锐、刘可娜等7名同志获得“滨州好医生”“渤海英才·十佳滨州名医”“十佳滨州药师”“十佳滨州技师”荣誉称号。省人社厅、省卫计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给予刘维克同志记三等功。

2018年,滨州市中医医院作为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以绩效考核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把中医特色诊疗和护理项目、中医技术创新、中药及自制制剂使用率等纳入考核指标,实行每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评先树优挂钩。同时医院探索进行绩效分配管理工作,制定了《滨州市中医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收入分配办法》等文件,在绩效工资积分赋分方面,增加了自制制剂、中药饮片、中医护理、中医特色疗法的权重,大大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滨州市中医医院在全市公立医院中率先开展了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以风险点防控为主要手段,优化和完善预算、收支、合同、采购、资产、基建项目等管理制度,细化了工作流程,建立起了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弘扬中医药文化,拓展中医药服务职能。2018年,医院承办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动行动”滨州市启动仪式、滨州市首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节暨膏方节,先后组织中医志愿者服务队“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举行大型义诊活动30余次,举办中医药健康讲座20余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6000余份,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百姓健康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按照省、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部署,2019年,滨州市中医医院将发挥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品牌影响力,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学科内涵建设,职工医德医风建设、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确保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继续加大有效投入,夯实医院发展基础,滨州市中医医院将进一步加大有效投入,鼓励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优化科室布局,努力实现居民健康一卡通服务,缩短病人挂号、收费、取药的等候时间,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突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抓医疗质量安全。继续深入推进锁骨骨折等7个骨伤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借助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确定临床指征明确、路径成熟、疗效显著的中医优势病种,为推动其他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做好基础工作。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中医优势学科的影响力,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以椎间盘突出专科、脑病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推拿科、针灸科等省、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的建设为引领,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省、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不断提高医院学科的建设能力。借助拜师跟师学习、4个“国家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及4个“疾病诊疗中心”,继续加大对心脏康复、内分泌、肿瘤、类风湿病等学科的建设力度。

进一步规范医院门诊的医疗行为,滨州市中医医院将根据患者的疾病种类,安排专人专科管理专病种,积极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掌握患者的疾病情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就医服务。借助“互联网+”的服务平台,做好家庭签约式服务包,为患者积极提供中药配送、专家预约、优惠体检等服务。

滨州市中医医院将借助“中医中药中国行”等活动,组织中医志愿者服务队“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举行大型义诊,开展中医大讲堂,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提高群众中医药健康素养。积极开展“名中医药专家进中小学”活动,传递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继续举办“冬病夏治”“膏方节”等特色服务活动,推动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卢海波 张珊珊 本报记者 边浩玥

如果觉得《多措并举(滨州市中医医院发挥中医优势服务群众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