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孩子阳气不足身子虚 夏至节气(补阳干货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2023-05-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我们一直再强调给孩子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远离疾病的困扰!夏至已近,按照自然节奏顺势而为,让调理孩子体质变得既简单又省力,关键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抓住一年一次的夏至调理好时节,让宝宝远离病邪呢?

今天我将从夏至节气的特点到调养的细节给宝妈们逐一介绍。

夏至节气由来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夏至节气特点

夏至这天白昼最长,白天属阳,阳气最旺,表示开始进入酷暑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阴气滋生、阴阳交替的一个时节。在这个节气里,空气湿度明显增大,温度开始升高,随着气候特点的变化,夏至之后,阳气生发到极致,气血纷纷发散,体内就会虚寒到极致。

夏天孩子的脾胃是羸弱的,脾阳本来就不足,孩子稍微动一下,就满身大汗,阳随汗泻,无时无刻不在消耗和外泄阳气。这个节气最重要、最容易被忽略的是保护孩子阳气。因此夏至给宝宝调理身体,固护阳气才是养生的总原则。

在中医里,称小孩子的阳气为稚阳。小孩是纯阳之体,但也是稚阴稚阳。稚嫩的阳气,很容易被损伤。阳气不足百病生,我们该如何给孩子补充阳气?夏至养生要顺应阳气阳盛于外(体表温度高、毛孔排泄较强)、阴伏于内(体内凉气比较重)的特点,以下小妙招帮助孩子固阳护阳:

夏至补阳怎么做

1、切勿贪凉

天气逐渐炎热,大人都忍不住想吃点冷的冰的,孩子也一样。蕊蕊的体质本来就不太好,去年夏天看着爸爸吃冰激凌,她也想吃。我是坚决不同意的,可是蕊蕊爸说,没有关系,结果好了,吃了一个冰激凌,晚上就开始闹肚子。夏至过后,天气炎热,这个时候是最忌讳饮食过于凉的食品,因为过于寒冷,会伤及脾胃阳气,不仅会出现肚子胀满、食欲下降、腹泻等症状。

为了护好孩子体内阳气,切记不要给孩子吃冷饮寒凉的食物。在饮食上我们可以适当补益脾胃阳气,比如吃点适量的姜,姜本身具有温中散寒,温补脾阳的功效。

(红糖姜茶)

用法:生姜5克,红糖5克,开水泡10分钟,放温,分次服用。一周1次。

功效:驱寒温阳、开胃健脾,温补气血。

注意:生病的孩子不喝,有喉咙痛、浑身酸痛、感冒发烧的孩子不喝,消化状态不好的时候不喝。

适用年龄:3岁以上。

2、睡个午觉补补阳

我家小女儿就有睡午觉的习惯,虽然时间基本没有超过两个小时,但是每次醒来她都会特别开心,精神状态也会特别好。其实睡午觉也是一个护阳的小方法。在中医养生理论上讲,午时(上午11时~下午1 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也是阴气初始的时刻。这个时间段如果能让孩子睡上一小觉,就不会影响阳气与阴气的交接。可以很好地滋阴护阳,使阴阳平衡。

如果觉得《孩子阳气不足身子虚 夏至节气(补阳干货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