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从知到行: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2023-05-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健康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每一个个体的健康会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的健康会影响到整个国家。

从国家层面来讲,拥有亿万健康的公民是国力强大的重要条件,也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基础。

本刊记者|耿黎明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效率高,谣言也跑得越来越快。其中,健康养生类话题一直在谣言榜上名列前茅,而朋友圈、微信群更是谣言的重灾区。

不信医师信“大师”,饮酒之后吃头孢,反复烧开的水会致癌,骨头汤能补钙,早起一杯淡盐水排毒……我们生活中,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养生方法,都是一些人炮制出来的“方法”。如此奇谈怪论,为何还会有人追捧?说到底,是因为缺乏健康素养,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迷惑。再比如说减肥,尝试各种方法,如饥饿疗法、药物减肥、针灸减肥、手术减肥等。几度衣带渐宽,几度肥胖重现。根本原因是减肥方法不科学,一个人的身体是其生活方式的综合反映,只有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身体变化才是长期的。

掌握健康知识、相信现代科学,才不会轻信“神医神药”。健康素养的缺乏,常常会导致我们做出一些违背科学常识的事情。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这说明,建设健康中国,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迫在眉睫。

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健康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每一个个体的健康会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的健康会影响到整个国家。从国家层面来讲,拥有亿万健康的公民是国力强大的重要条件,也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基础。

2019年7月25日,全国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功在日常,利国利民。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加强政策统筹和部门协同,推动健康中国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大力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广泛普及健康知识,鼓励个人、家庭积极参与健康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有效提升健康素养,在全社会加快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国务院副总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主任孙春兰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转变观念、合力推进、重在落实,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孙春兰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要看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健康有了新期盼。要认真践行我们党维护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一手抓转变理念,促进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手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要大力普及健康知识,推动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强健康干预,全面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广泛开展广播体操、工间操等全民健身活动,做好睡眠健康和心理咨询干预服务。统筹做好妇幼、青少年、老年人以及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推进早诊早治和健康管理,提高诊疗水平,延长健康寿命。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组织保障,健全推进机制,加强监测考核,明确责任、协同配合,把各项任务抓细抓实,力戒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确保健康中国行动落地见效。

掌握必要健康知识

正确认知自身健康

所谓健康素养,就是指一个人有能力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主动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健康素养内容丰富,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等。2017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18%,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我国将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生、增进医患信任。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应对自身的健康问题。

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疗也有风险,不可能包治百病。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加拿大医学家威廉·奥斯勒指出,医学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病人。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尽管现代医学突飞猛进,但仍然有很多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提升健康素养

做好自己健康守护人

提升健康素养,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前段时间,一位老人在银行突发心脏病,正巧路过的两名北京协和医院护士紧急施救。事实上,发病时恰巧遇见医护人员纯属小概率事件,幸运者只能是极少数。目前,我国公众不仅缺少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更缺少急救意识、急救设备。当有人突遇紧急情况时,最重要的是身边的人立即施救,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还应及时开展现场自救互救,才有可能救人救己。判断——打120——按压——除颤,被称为“心肺复苏四部曲”。但是,由于很多公共场所缺少自动体外除颤器,绝大部分人只能够做到“三部曲”甚至“两部曲”。从现实需要来看,急救应该成为每个人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生存技能。

健康素养衡量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一个人的健康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不断涵养培育的。提升健康素养,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动是目标。当全社会健康素养水平越来越高,托举起健康中国也就指日可待。

《健康中国观察》

如果觉得《从知到行: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