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春季养生之稳压宁心

2023-05-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春季有不少人都注重养肝,但春季的天气总是时冷时热,时风时雨,变化无常,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所以心血管病患者尤须关注春季养生。据了解,春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怎么做能避免心脏疾病找上门呢?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吧。

春季易发健康3情况

1

血压波动

春季昼夜温差大,暖气已停,冷空气会刺激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血压控制不佳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血压的过高、过低还可能出现昏昏欲睡的“春眠不觉晓”,因此应注意血压波动问题。

中医认为,肝在五行属木,对应春季,春季万物生发,肝气升发太过就会导致头晕、血压的波动。

2

心慌易怒

春天肝脏升发之气太过,肝阳上亢,还会导致心慌、心烦、易怒,入睡困难等症状,出现早博、房颤、心律失常、失眠等,因此,春季护肝,刻不容缓。

3

感受风寒

春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容易患上流行疾病,有个身体疲劳、头疼脑热,鼻炎、流感、肺炎、……一时之间众症齐发,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

关键是这些新感疾病很容易诱发原有疾病的复发与加重。

5招教你稳压宁心

1调畅情志

《黄帝内经》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充分说明了对精神重视的程度。春季人们要适应春生之气,调适心情,保持恬静、愉悦、舒畅的精神,避免恼怒、抑郁之念,才能使肝气调畅。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因为大怒致人晕厥的桥段,《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正是这样的情形。如果经常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因此,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也是控制血压稳定的关键。

2调整饮食

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肝气过旺,容易伤及脾脏,导致脾胃虚弱。春季可以适当减少食用酸味的食物,选择芹菜、菠菜等具有芳香气味的蔬菜以及山药、大枣、薏苡仁等甘味食物以养护脾胃、舒发肝气。

高血压病人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可以适量食用洋葱、大蒜、木耳、海带、茄子等,这是食物中的成分具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的作用,对控制血压稳定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

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利湿、利尿、健胃理气的功效;香椿独特的味道,还有醒脾春笋,春笋脆嫩鲜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来,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笋的味道就是如此清雅隽永。中医认为,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

春季的韭菜菜质柔嫩味香辛,也有很好的温中行气、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

吃荠菜可利肝气,明目,吃荠菜对脾气暴躁、血压增高的高血压患者有好处。

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

3适当运动

《素问》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就是说我们春季应该适当外出活动,使精神愉悦,胸怀开阔,这样有助于保持气血运转的流畅。

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不能太过剧烈,剧烈的运动不但会导致血压的大幅波动,还会增加心脏负荷。

踏青出游、放风筝、赏花、慢跑、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均有助于血压与心情的调理。

4改变生活习惯

熬夜、缺乏运动、抽烟、饮酒等都是影响血压的罪魁祸首。人卧则血归于肝,熬夜不仅损耗阳气,也会耗伤肝血,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肝阳上亢,引起血压的上升。想要保持血压的稳定,首先要具有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戒烟戒酒,还可以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有利于改善睡眠,降低血压。

5防止风寒外侵

添减衣物不要过快,莫忘“春捂”,提高免疫力,防外感、呼吸道疾病。外感会导致血压不稳、心慌胸闷等,使原有的心血管疾病复发与加重。

中医药尤其经方治疗心血管疾病源远流长,仲景《伤寒论》之经方,历来已久,药物少而精,临床应用得当,效果显著,深受患者的青睐,欢迎有需要者垂询。

文章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朱翠玲

总策划:张凤玲

统筹:周小琦

原标题:《春季养生之稳压宁心》

如果觉得《春季养生之稳压宁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