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礼德与健康

2023-05-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5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中华民族被誉为“礼仪之邦”,淳朴善良的人们一代代传承践行着内修礼德、外用礼仪的道德根文化。

礼德对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荀子·修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论语》:“不知礼,无以立也。”

人有礼貌,做事符合礼仪规范,就会很好地立身处世,心明眼亮,光明磊落,动静合德。

《德道经》:“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礼德是人类道德滑坡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缺少内在礼德的修持,没有外在礼仪的制约,个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不融洽、不和谐,乱象频生,影响我们的心身健康,家庭社会和谐。

厚德载物,中国人历来崇尚德性品格的修持,家庭教育注重德品和礼仪的培养,从小就严格要求小孩子要有礼貌。

礼德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儒家称为五常)之一,礼德于我们的生命犹如太阳之于地球万物一样重要。

五德与五臓、五行的关系

礼德在人体五臟中对应心臟,心主血脉,“心藏神,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五行对应火,红色,属南方。万物生长靠太阳,生命健康依心臟。礼是丙阳火,阳数是七,寄于心。

心臟的生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心身健康状况和生命的活力与质量。

在我们的五臟六腑中,只有心字没有“月”字旁,一阴一阳谓之道,与太阳对应的是月亮,月亮亦称太阴,月亮依太阳之光而明,臟腑靠心德之光而亮。

心臟是体内的太阳,礼德圆明,生命才能阳光灿烂,前程似锦。

礼德丰沛的人在待人接物处事上的表现有:

光明磊落,礼德明亮,光明圆通,秉规持范,

明白道理,很懂得用规则规律来规范自己,

守规守法,不贪不争,

知时达物,能化万物,不被万物所拘。

礼德缺失或者不足的表现有:

性情急躁,无理争胜,虚荣爱美,记恨憎人。

礼德为心臟健康之本,礼德不足易患的疾病有恨人伤心、神志紊乱、失眠颠狂、五心烦热、忡悸健忘、上焦气滞、音哑疔疮等。

礼德品质缺乏的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临床上经常会出现心悸,容易健忘、失眠、心神不宁。

这些都是典型的礼德缺乏、火德能量不足引起的。五心烦热,上焦气滞,这都是心阴火的作用。心阴火是天干里的丁火,无名火,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疾病是人生的苦难,与我们心礼火明亮与否息息相关。在祖先留下的汉字基因里面,就蕴藏着礼德与健康的秘密。

外伤为疾,内患为病。

我们平常把身心健康受到损伤都称为“疾病”,疾病一词是不健康的意思。但是疾和病是不一样的。

▼▼▼

疾造字本义是中箭受伤。甲骨文的“疾”像一个人被箭矢射中,更加形象地描述人体被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伤而损害健康。

病字则是在丙阳火外加“疒”,心阳丙火病了,不温暖明亮了,心为君主之官,身国内岂不是阴雨绵绵或者暮霭沉沉、暗无天日?因此,病字的本义是指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失常会影响心礼火明亮,影响心身健康和生命质量。

礼德对心身健康至关重要。要想修养礼德圆明,永葆生命之树常青,就要做到内修培补礼德,外注重七相,规范礼仪修养。

顺四时之度培补礼德,是天人合一节气修身文化中的一个传统方式。

例如《吕氏春秋·孟夏纪》记载:

“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觕。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乃行赏,封侯、庆赐,无不欣说。” -——

这段文言说的是古代帝王顺天应人、治人事天而治理天下,为迎接立夏南方火德礼的能量所做的事情。立夏这一天,帝王率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南郊去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等都要朱色的,服饰配饰器具的颜色都要顺应夏天之火象,以表达对丰收的祈祷和美好的愿望,顺应火德礼的逐步旺盛之势。

中国的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人天相应,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臟功能活动情况相互关联,相互感通。

心通于夏气,这个时节,自然界的火德能量逐渐上升,热力越来越强,心阳丙火在夏季容易旺盛,功能最强,但我们同时要克制可能生成的丁火能量和邪火上升,以保持生命内部的平衡。

体内丙火能量不足易生病,丁火能量过盛易长疔,故立夏期间养心阳而内修礼德,外持礼仪,心平气和至关重要。情志宜开怀宽舒,注重礼德礼仪,待人接物平心静气,调试心情意识。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心为火臟,烛照万物,脾胃的腐熟运化,一身阳气的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汗液代谢调节,其功能正常与否,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礼德对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不符合德的规范的行为思想会损伤礼德,遵循“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说吐莲、吃数珍、动守信”的七相养正规范,做到“非德勿视,非德勿听,非德勿言,非德勿动”,则能够杜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而实现福由舌生。

总之,做人懂得内修礼德,外行礼仪,让心光明亮,阳光普照身国大地,那么丰厚温煦的礼德就会承载起我们的健康快乐与事业顺遂。

END

每一次的随手转发与点赞或许就能点亮一个生命!

整理者:郭姣宏 配图:赵玉萍 美编:小左

推荐阅读

当代青年最应该怎么养生?

这位85岁的幸福老人,如何做到“逆生长”?

太极修身如何帮我摆脱缠磨多年的肩颈疼痛

脊柱对心身健康的重要性超乎您的想象(附简易健康方法!)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

道德是医学的灵魂!

源于伏羲,黄帝与老子的养生理论

德慧智微课课程上线了!

中医元典《黄帝内经》中指出:

“天之在我者德也

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从《黄帝内经》的揭示来说:

“德”并不仅是西方哲学简单定义的,

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

只是一种品质与品格。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量性,

丢失了道德能量的滋养,

我们也将失去身心健康!

“打开健康之门“课程

以道德能量为养生总纲

将养生融入饮食起居

行住坐卧的生活之中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累计帮助逾三百万人身心成长!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号发布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源自网络的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告诉我们,定将妥善处理。

如果觉得《礼德与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