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60岁以后 多吃肉能长寿(如果你存在3点顾虑 或许是想错了)

2023-05-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一年之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次肉,但是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肉类已经是再寻常不过的食物,我们可以天天吃,顿顿吃,但是有的人反而吃出了问题。

喜欢吃烤肉、炸鸡、红烧肉的人,摄入的热量更高,长期摄入这类肉质,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增多,就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尤其是60岁以后的老年人,需要限制油脂热量,以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很多老人,认为既然吃蔬菜健康,吃肉不健康,于是干脆不怎么吃肉,直接改吃素了,这样也是不对的,接下来我们就吃肉的问题来展开讨论。

之前有一项研究,综合调查了11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吃更多的肉,就能补充更多的蛋白质,能够降低患癌风险,让老人更长寿。调查发现,每天摄入40克以上蛋白质的老人,死亡率是18%,而不足40克的老人,死亡率是31%,所以补充肉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有益于健康。

但是,我们根据这项研究,还不能直接推断出吃肉能长寿的结果。

一方面,长寿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还包括了基因这样的遗传因素,所以我们不能保证一个多吃肉的老人,就肯定可以活到100岁;

另一方面,前文中也说了,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肉类,对人体血管来说是一种负担,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吃肉并非完全健康,万一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还怎么长寿?所以,基于以上这两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60岁以后,为了长寿,应该吃肉,必须吃肉,但是要健康吃肉,科学吃肉,才能避免一些可能存在的不健康隐患。

顾虑一:不吃肉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答:可以,但没必要。

不吃肉虽然是避免了一部分热量摄入,确实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会引起其他更严重的问题。

比如说最简单的,营养不良问题。肉类食物中有很多营养元素,是人体必须的,而且是素食没办法提供的,比如脂溶性维生素、动物蛋白,还有多种微量元素,都是老年人要重点补充的,摄入不足就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还有骨质疏松,缺铁性贫血,肌肉减少症等疾病,都可能因为肉类摄入不足而出现,对健康危害极大,所以为了规避心脑血管疾病而不吃肉,转头又开始贫血、营养不良、骨质疏松,实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顾虑二:老年人吃红肉会不会致癌?

答:不至于。

之前世卫组织把红肉划分到了2A类致癌物,因为动物实验已证实,红肉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但是我们没必要矫枉过正。就像香烟酒精早就是板上钉钉的致癌物了,不也每天都有这么多人在抽烟喝酒?那么这些人难道都会得癌症吗?

当然不是,重点还是在于怎么吃。

不过还是得纠正一下,烟草酒精终究不能和红肉混为一谈,毕竟前两者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确实该戒,但是红肉罪不至此。

红肉主要有猪牛羊肉,因为富含肌红蛋白,颜色看起来红,所以被称为红肉。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我国居民每日红肉摄入量应该在50g以内,在这个范围内,吃红肉可以帮助补充肌红蛋白,塑造肌肉,补充丰富的铁元素,这点用处是白肉比不了的,所以老年人要吃。

顾虑三:老年人咀嚼,消化能力差,对吃肉有影响吗?

答:掌握食用方法就行。

确实,很多老年人,上了年纪之后牙龈萎缩,牙齿脱落,加上胃肠道肌肉退化,消化功能下降,所以很多时候,吃的食物只能以软烂为主,而肉类相对难咀嚼,所以吃得会比较少。

但其实,肉也可以用来炖煮,时间长一点,肉质就软烂了或者是切成丝,切成末,清炒煲汤,都是易于食用的。在烹饪的时候,尽量少加油盐糖,做得清淡易消化一点,其实也不难。

这里再推荐大家一种肉,就是鱼肉,因为肉质鲜嫩,咀嚼消化压力很小,而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对心脑血管健康也很有好处,适合老年人食用,注意别吃到刺。

总的来说,60岁以后,老年人应该多吃肉,正确地吃肉有助于长寿,而且不吃肉容易引起很多疾病,适量吃红肉也不会致癌,如果担心自己咬不动肉,把肉烧烂一点就行了,但是不能完全不吃。

#民福康话健康#

如果觉得《60岁以后 多吃肉能长寿(如果你存在3点顾虑 或许是想错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