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王婆的茶馆是卖茶的还是八宝粥(喝茶的历史演变)

2023-05-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5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吃的历史(二十一)饮料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说个风雅的。茶,作为我们最常见的饮料,在我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

不过在先秦的古籍中, 只有“荼”(tú) 字,并没有“茶”字,并把茶称为“苦荼”。“荼”本是一种苦菜,是“茶”的古体字。现在这个字,估计只剩下连到“荼毒生灵“里大家认识了。中国饮茶可查的历史源自始于西汉,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杨雄都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茶应该是高端食材,供上层社会,民间可能很少饮茶。跟说其他食物不一样,关于茶,我们倒着说。不是倒立着说,而是按时间顺序从后往前说。

我们现在喝茶的方式,往前数也就是在明朝才形成的。虽然明朝好像不如汉朝、唐朝那么英武,但我们现在生活的很多方式和规制,都是从在明朝形成沿袭下来的,比如喝茶。

关于茶,传说是源自神农氏的发现,诚如之前说的,把发明发现归属于某个名人,多是名人效应的结果,可信度不高。但关于喝茶的方式,比如现在拿一撮茶叶放进壶里,开水一沏,这个方式倒真是某个名人创造的,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先生。

明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下令:“罢废福建建安团茶进贡皇宫,禁止制造团茶,唯采芽茶进贡。”这道诏书的意思是说,唐宋以来以龙团茶进贡的制度至此终结,各地禁造团茶,只采最好的芽茶进贡皇宫就行了。也就是说,碾碎团茶、饮用末茶的习惯到我这就结束了,老子嫌麻烦。以后都以新鲜的芽茶进贡,大家直接泡茶了就得了。茶器也发生了变化。明朝喝茶的器具就如同现在的茶杯、茶盅和茶碗,而之前如宋代容量大的茶瓯、茶碗也渐渐消失了。因为朱重八先生的个人喜欢,强制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喝茶方式。

那明朝之前的喝茶方式是什么样的?“苏果”一直琢磨,如果你有幸来到《水浒传》里的王婆的茶馆,各种不同的茶的种类会不禁让你眼花缭乱。而且很多茶端上来,你会以为给你上的是八宝粥。这是因为在明朝之前,喝茶的方式跟现在截然不同。

首先宋代是我们喝茶的技法达到高峰的时代。那个年代有钱,吃喝玩乐达到了高峰。

喝茶从根上制茶开始就很讲究。从采茶到制茶的整个流程都有专门的“督茶官”严格把控。优质茶芽精挑细选后还要经过多道工序,去杂质,上模具制饼,穿串烘干,就成了唐宋风行的团茶。有的还得整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如同现在的过度包装。印有龙凤图样的“龙凤团茶”更是为人盛赞的宫廷御用品。

至于烹饮了,有钱有闲的宋朝人,饮茶得有满文艺范啊:既有唐代的流传下来的煎茶法,也宋代自己的点茶法,都是当时饮茶的主流方式。

先说点茶法,则要将研磨好的茶末,事先在茶盏中以少量开水调成均匀的茶膏,之后一边注入开水,一边用茶匙或茶筅慢慢搅动。这一步叫“击拂”,正是点茶的关键,非常考验茶技。点茶完毕,如果直接喝下去,未免又浪费了之前那么多功夫。于是,又出现了“斗茶”这项文人墨客乐此不疲的娱乐。

北宋末年,点茶法进一步发展成了一种高超技艺——分茶。分茶,又叫“茶丹青”,指使茶汤表面幻化出各种文字乃至花草虫鱼的图案。大概跟现在咖啡厅里的做卡布奇诺一个意思吧。宋代的点茶的情景,“苏果”觉得可以参见现在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学我们的,应该还保留着原来的痕迹。

点茶时,茶面泛出的汤花呈白色,与建盏的黑釉正好相互映衬,所以跟我们现在的淡雅的瓷器茶具不一样,宋朝人喝茶最爱用建盏,黑釉一时成为爆款。

其次,宋朝也保留有前朝的喝茶方式,比如汉唐朝的饮茶遗风。

在宋之前比如唐朝,茶的做法主要是煮茶。把鲜茶叶或干茶叶烹煮成羹汤,也称茗粥,各种主食也可以同时下锅,通常加盐调味。喝茶为什么也叫品茗,“茗”就是打这来的。茶还有药用价值,是用鲜茶叶或干茶叶加姜、桂、椒 、桔皮、薄荷等熬煮成汤汁而饮。所以为什么说在王婆那喝茶能喝到八宝粥呢,因为从三国到唐朝,煮茶的里面真的是啥佐料都有,直到唐朝一位叫陆羽的出现。

说到茶,必提陆羽,人家是茶圣。陆羽实在看不下去这种跟熬粥一样的煮茶法,认为简直是糟蹋东西。但他并不完全摒弃加作料的煮茶法,而是改良了工艺,他提倡“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陆羽引导消费潮流,以加盐的这种煎茶的方法更流行了。

煎茶需先将茶饼碾成茶末,再放入茶铫中加水烧制,并根据喜好,加入调味品。陆羽是个讲究人,在选茶,用水,用火,喝茶的器皿,如何品鉴等等,都有系统论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三卷,传之后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连茶这个字都是陆羽在“荼”上减一画,改作‘茶’的。古代自己造字的人多了,除了武曌同学,你听过几个。所以人家被称为茶圣是有道理的。

当然陆羽这个加盐的喝法,现代人估计也喝不惯,更像现在少数民族,尤其游牧民族还有的喝法。

饮茶是个风雅的活,留下的诗句也多。说个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茶》,写得很生动,既有韵味,同时作为说明文,把怎么煎茶也说了一遍。

茶 ,这是题目,这是题目,下面开始是正文。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就是唐朝人饮茶的画面: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好了,就像前面说的,甭管煮茶煎茶,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先生都觉得麻烦,大手一挥,发布禁造团茶令,饮茶方面发生了一个重大变革,由煮茶变而为冲泡,这就是我们现在喝茶的方式了。它被称为“瀹(yuè)饮”,这个“瀹”字,今天基本上不用了,它有两个意思:一是煮,二是浸渍。大家马未都先生说,“我在生活中只有一次看到这个字,就是在这个北京的专门吃爆肚的地,上面写着‘瀹腑’。瀹是用开水快速的涮一下,腑是内脏,爆肚是吃内脏吗。老板在制作这种食物的时候,也是用笊篱盛着食物在水里快速地汆烫,所以它写成“瀹腑”。我说这俩字学问大了,一般人还真看不懂。”

“瀹饮”,说人话就是喝茶。这种方式,在明朝晚期的时候变成了一个非常大众的流俗的风尚,一直传到现在。好了,闲时饮茶,甭管黑茶,红茶,花茶,白茶,喝就好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苏果说历史

如果觉得《王婆的茶馆是卖茶的还是八宝粥(喝茶的历史演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