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梅州:打造山区中医药传承发展新模式|广东医改十年系列报道

2023-05-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7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每周一下午,梅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杨新运都要到特需医疗服务中心坐诊。虽然门诊时间还未到,但候诊区已有多人在等候,其中不少是从外地慕名前来。“我在深圳工作,听朋友说梅州中医发展比较好,有一位老中医治疗我这种病很有效果,就预约了他的特需门诊号。”一位正在候诊的患者说。

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来到梅州看中医的病例并非个例。广东省名中医、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副院长、针灸主任医师温乃元的门诊里便常有华侨特意回国来看病。印尼华侨黄耀先先生2015 年患上面瘫,在当地接受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经介绍到温乃元处求医后逐渐康复。从此,黄耀先每次回到梅州都要找温乃元接受针灸治疗。“中医治未病,预防疾病发生,对身体有好处。”黄耀先说。

事实上,在梅州,百姓千百年来保留着中医养生的习惯,延续着“爱中医、信中医、服中药”的传统。“梅州具有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明显优势,这里中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梅州市卫健局中医药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说,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将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加上近年来国家、省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梅州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梅州市深入开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已取得明显成效。

顶层设计促发展

2018年11月29日,广东省基层中医药工作现场会在梅州梅城召开。在听完梅州市工作经验介绍后,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表示,“梅州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很快,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将基层中医药工作融入卫生健康发展大局,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创新,探索和创造了可借鉴的经验。”

▲广东省中医药局徐庆锋局长(中)考察调研蕉岭县九岭村卫生站中医阁。右一为梅州市卫健局局长林雨兰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相继出台了《梅州市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 年)》《梅州市“十三五”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梅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再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积极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医医院提升改造、中医馆建设提档升级等。

根据方案,梅州市计划到2021年总投入资金19.85亿元,用于新建、改造各中医医院业务用房及购置医疗设备。同时,市医保出台配套政策,对中医药服务进行倾斜。

梅州市中医医疗体系由此得以不断完善: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占60%以上,其中中医医院9间,实现了市、县全覆盖;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区)全覆盖;基层中医馆133个,覆盖城乡。

各项战绩也纷至沓来。2018年初,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获评梅州首个三甲中医院;2019年2月,五华县、平远县被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在广东省4个获评单位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百姓用脚投票。据梅州市卫健局统计,2018年全市中医药门诊服务量909万人次,占总数的41.3%,居全省前列;中医医院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数的占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有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百姓的信任,梅州市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加速狂奔。

如今,梅州市正着力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南药种植、中药制造和中医药康养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目标。

把国医大师请进来

振兴中医,关键在人才。梅州市非常重视各层次中医人才培养。一方面,通过实施名医战略,抓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抓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实用中医人才培养。

2019年4月17日,梅州市人民医院举行吕景山国医大师工作室揭牌暨拜师仪式。吕老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60 余年,精研 “药对”、创用“穴对” 和“同步行针法”,对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过敏性病症深有研究。在现场,梅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3名中医师向吕景山行富有中医传统特色的拜师礼。

“梅州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梅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钟志雄说,“医院将提炼吕老的学术精髓,优化传承梯队结构,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谋求创新,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谋求中医药事业的新发展。”

2017年10月召开的第四届广东省名中医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广东省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和第四届省名中医,温乃元荣列其中,成为梅州市又一位广东省名中医,并随后开展“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同时开展科研工作。

“因为工作压力大、成熟期长,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中医工作。随着西医引入,中医日渐式微,传承工作迫在眉睫。我们希望通过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整理总结好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保存中医的宝贵经验之余更将其发扬光大。”温乃元说,目前,他的工作室有 6 个年轻学徒,在他的教导下均可独立开展针灸工作。

如今,梅州市已建立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和省名中医师承等项目共11个,新建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5个,名医建设和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梅州医改经验入选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

名医战略之外,梅州市也大力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出生于中药世家的梁文胜继承父母的事业,干了一辈子中医,积累了很多实用经验,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处于无证行医的尴尬状态。在梅州市卫健局的统一组织下,梁文胜参与了培训和考试,并顺利拿到了证书,如今他的身份是梅江区城北镇杨文村卫生站的主治医师。

与梁文胜一样,参加培训并通过从业合格证考试的民间中医还有许多——为更好地利用民间资源,挖掘民间中医药人才,梅州市认真落实中医药法,积极组织中医药有一技之长、师承和传统医学确有专长的人员参加资格考试,2015~ 2019年共有172人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证书。

2017年,梅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人才发展的意见》,将中医药人才列入培养计划,积极培育中医药人才。2016年开始,市委组织部先后在北京、广州、成都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举办了三届中医药业务管理骨干培训班,全市160多人参加培训。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2年制“西学中”培训班,114 名非中医类别医师参加了该培训。出台全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方案,已开展4期培训。实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将新建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5个;在建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和省名中医传承(师承)工作室11个。

在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面,梅州市高等院校嘉应学院医学院顺利成为国家级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市第二中医医院首次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作基地。

在多年的培养扶植下,梅州市已拥有了一支颇为可观的中医药医疗队伍。全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2251人,占人员总数的19.7%。每万人口拥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3.9人,超过省平均水平。近年来,有温乃元等4人获“广东省名中医”荣誉称号,1人获“南粤最美中医”称号,3人获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荣誉称号。评选表彰奖励新一届“梅州市名中医”20名、“梅州最美中医”20名;遴选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62名。

到星级中医馆看病

许多经过提升工程建设后的乡镇中医馆焕然一新。走进蕉岭县三圳镇卫生院中医馆,质朴的棕色招牌搭配上古色古香的中式装饰、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郁中药味、触目可见的中医经络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古代大医馆中。虽然该中医馆面积只占了卫生院三分之一不到,但内在五脏俱全。中医康复室、诊疗室、理疗室应有尽有,健康一体机、电脑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机等更是乡镇卫生院少见的中医诊疗设备。

家住三圳镇的陈阿姨一度为自己的腰椎增生四处奔波,而现在,走出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中医理疗服务,效果也有保障,“我已经坚持做了11天,这里离我家又近,不用特地跑到县上,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医生技术很好。很开心,现在我走路都不怎么痛了。”陈阿姨的语气透着喜悦。

▲蕉岭县三圳镇卫生院中医馆

这都得益于梅州市创新性地推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星级”管理,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分级管理方案,通过示范创建的形式,在实现中医服务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打造一批创新示范点,在全市推动建设了“五星级”的中医馆15个、“四星级”38个、“三星级”74个。

早在2015年,平远县为12个镇卫生院均设置了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相对独立的中医馆,配齐了多种中医诊疗设备、30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同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五华县则圆满完成全县30个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任务,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级卫生院为枢纽、农村卫生站为基础”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

在梅州市乡镇间探访时,最常听到的话是:“感谢政府花这么多钱把中医馆建得那么好,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这也是梅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林雨兰最关切的:“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突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医疗卫生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基层能力不足的问题。”

而下一步,梅州市将继续深入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探索创新政府主导的协调发展、中医药特色健康产业和中医医疗服务三大体系,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记者|廖维佳

编辑|杨重 苏海宁责编|周颖怡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如果觉得《梅州:打造山区中医药传承发展新模式|广东医改十年系列报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