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国为什么不搞“中医药+旅游”

2023-05-3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5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医疗旅游,是将旅游和健康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医疗旅游已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个新产业。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医疗旅游产业的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

一、医疗旅游方兴未艾

斯坦福研究所估计这一数字在2017年将达到6785亿美元,4年复合增长率约12%。

医疗旅游在全球都算是热门的一个新产业,在我们周边国家的发展速度尤其快。

在韩国,整形美容业受到了热烈追捧。韩国设立了整容美容支援中心,大多数外国患者跑到到韩国,都会寻求医疗服务都是整形外科和体格检查。

马来西亚的体检费用则十分低廉。目前马政府已指定44家私人医院、7000余张病床参与健康体检计划,该国为游客提供健康检查的费用仅仅是英国同类检查的1/5。

新加坡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亚洲拥有最佳医疗系统的国家。近年来,新加坡成为周边国家富商喜欢前来看病的地方,许多印尼富商甚至每年定期到新加坡住院一个星期,接受健康检查,演变成医疗度假的形态。

近年来,医疗旅游产业重心正在移步亚太。从市场份额来看,亚洲已经是全球医疗旅游服务的“排头兵”。其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医疗旅游较为火热。反观我国,现状不太理想。中华国际医疗旅游协会理事长贾笑芳曾指出,目前我们国内医疗旅游90%以上是出境的,到中国接受医疗服务的外国游客数量很少。在入境医疗旅游方面,中国不仅落后于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甚至还不如印度。

但这也从反面说明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医疗旅游面临的挑战

第一,缺乏比较明确的政策指引,相关的法规有待完善。

要实现医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行业管理体制,实现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医疗旅游要做好医疗旅游内部组织协调机制和对外合作机制。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医药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

第二,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和有效的监管。

我国医疗旅游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整个行业很不规范,需要统一监管协调机构参与制定医疗旅游行业标准以及发展规划,维护行业内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

第三,缺乏医疗旅游的复合型人才。

医疗旅游产业的开展需要既具有医疗知识又具有旅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在医疗旅游产业仅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这种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三、做好“旅游+”这篇文章

怎么做好旅游+这篇文章?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其一,“旅游+”应该是经济发展观念与方式的重大转变之一。

近年来,国家政策频频将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来表述,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

其二,“旅游+”构思了一个旅游业与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的宏伟蓝图。 可从三个层次来推进:

从战略层面,推进“旅游+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

在重点行业上,推进“旅游+休闲、体育、养生、养老”等新的生活方式,增强国民幸福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旅游+中医药”方面,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四、“旅游+中医药”前景可期

我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旅游+中医药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

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可以使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获取养生保健知识,体验中医药文化内涵,从而达到防治疾患、修身养性、健身康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同时也能使旅游者在旅途中获得养生保健知识,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内涵,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第一,这个新兴市场已经在很快的发展当中,受到旅游者的喜爱。

比方说,现在我们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处在尝试探索的阶段:海南为发展医疗旅游,提出打造国家级中医康复保健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国际科学养生岛;北京发展的中医院与旅游景区相结合的医疗旅游,更是国内中医旅游发展较早的典范;上海出现了国内第一个医疗旅游平台,并在其中注入中医药医疗旅游的元素;四川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开创了中医健康养生旅游新模式,力求把四川打造成为世界中医药文化与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为扶持地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发展,一些省份加大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支持力度。一些省份加大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支持力度:广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巴马、东兴、永福等14 个“中国长寿之乡”为重点,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合理地把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业的各种配套设施和项目联系起来,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整合;广东率先在全国打响了“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的品牌,评选出了首批19家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第二,举几个中医药健康优秀实践案例,还是挺喜人的。

北京的医药文化资源丰富,有中医药文化示范旅游基地21家、示范基地建设单位8家。目前推出了7条旅游路线:分别为北京中医养生文化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各1条,以及五日游3条。

在三亚 ,很多高端上流人士到三亚体验中医的体质辨识、望闻问切、针灸按摩等传统疗法,感受中医药的神奇,享受中医药的疗效。三亚市中医院负责人陈小勇介绍说,三亚的中医疗养游早在2002年就走向国际,该院至今接待过俄罗斯、瑞典、挪威、哈萨克斯坦等国客人3.5万人次,国外疗养包机十余架次,还与瑞典、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签订中医疗养和带教合同。下一步,三亚将借助‘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这个平台,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康复、治病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人才、服务和药品的标准化建设,让更多的人在三亚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第三,中医药健康旅游政策利好

新华社10月25日授权全文播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全文约2万字,计8篇29章。其中五是发展健康产业,支持发展健康医疗旅游等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提升医药产业发展水平。 国务院出台的2030年关于健康服务业中国发展的意见,其中也专门有中医药的医疗旅游、健康旅游的这些内容。

李克强在8月10号的讲话中,也提到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尤其要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催生更多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 END ·

原标题:《中国为什么不搞“中医药+旅游”?》

如果觉得《中国为什么不搞“中医药+旅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